第79章 新货上市,摸底探路
这……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啊!
“林东啊,”李长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凝重,语重心长地说:
“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机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路子走对了,以后前途无量!”
“你小子可得牢牢抓住喽!千万别让机会从指头缝里溜走了!”
“嗯!我明白!叔!我一定!一定好好把握住!”
林东用力地点头,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胸口炸开,瞬间涌遍了四肢百骸!
送走了李长山,屋里的激动劲儿还没散去。~x+i_a.o^s¢h¢u^o/c,m-s?.*n.e¢t′
林东看着身边同样眼含星光的白雪,心头那团火烧得更旺了。
“白雪,这机会太难得了!王馆长不光看中你的画,还看中咱的牌子!咱得抓住!”
白雪用力点头,眸子亮得惊人:
“嗯!画展的事要准备,咱‘兴安猎人’也不能拖后腿!要是真能联合推广,咱的产品也得配得上我的画才行!”
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围着炕桌,就着昏黄的油灯,连夜捣鼓起来。
白雪拿出画画的本事,琢磨着怎么让包装更有兴安岭的味道。
林东则翻出囤积的粗麻布、旧罐头,一起动手。
一个画,一个拓,一个剪,一个贴……几乎一夜没合眼。[比???奇?t中D÷¤文′网±¤ )&最`新{章|o节§更?.2新3¨;快′
天边刚拉开一道鱼肚白,寒气冻得人骨头缝都疼。
屯子口那条坑洼土道上,“轱辘辘…轱辘辘…”的驴车轴承声,在寂静的凌晨里格外清晰。
林东揣着袖子,缩着脖颈赶着车,眼眶带着点熬夜的红,但精神头十足。
旁边挤着同样捂得严实的王大壮和李勤。
仨大小伙子嘴里哈出的气,一遇冷立马结成白霜,飘散在清冽的空气里。
驴车板上,跟以往可不一样了。
瞅瞅那新出炉的“山珍肉干”,用的是白雪熬夜琢磨出来的粗麻布小口袋,找结实的麻绳扎口。
袋面上,是拿烧过的木炭棍子,拓上去的简笔画儿——雪地里撵野猪的小人儿,瞅着就透着山林野性和实在劲儿。
这可是昨晚,他和白雪一点点试出来的。
再看那“药膳肉罐头”,刷了防锈漆的马口铁圆罐头,上头贴着花花绿绿的纸标签,
也是白雪熬了大半夜,一笔一划画出来的兴安岭秋景,金灿灿的白桦林,红艳艳的枫树叶,瞅着就喜庆!
“东哥,你瞧瞧,咱这新脸面儿,往这一搁,是不是立马不一样了?”
王大壮咧着大嘴,脸膛冻得像红萝卜,指着车上的货,嗓门里透着压不住的兴奋。+1¢5/9.t_x?t\.*c-o·m*
“瞅着就…就提气!白雪这手艺绝了!”
“那可不咋地!”李勤也伸着脖子瞅,不住地点头,
“比原先那光板强太多了!瞅着就有个好东西的样儿,让人心里痒痒!看着就值!”
林东心里也揣着一团火,热乎乎的,脸上却得端着,拿出主心骨的沉稳劲儿。
机会来了,他们就得拿出十二分的劲头去接住。
“东西好,也得吆喝不是?门面也得撑起来。走,加把劲,先进城,上老王那儿,探探底!”
话是这么说,他心里头,其实也跟揣了个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新玩意儿,新包装,价钱也准备往上抬一截子。
“城里人认不认?人家肯不肯掏这个钱?”
这感觉,就跟头回给自家娃,穿上过年的新衣裳拉出去,又盼着人猛夸,又怕人嫌贵、戳脊梁骨。
……
还是那家国营饭店的后厨侧门。
门帘子一掀,一股子热腾腾的白气夹着油烟味儿、饭菜香味儿,扑面而来。
“王师傅!灶上忙着呐?”
林东嗓门亮堂,人已经一步跨进了门槛。
灶台火苗子“呼呼”舔着锅底,一个穿着白褂子、肚子滚圆的老师傅正掂着大勺炒菜。
听见动静,王师傅油光光的脸上,立马笑开了褶子,扭头看来。
“哟!林东老弟!今儿个啥风把你吹来了?有些日子没见!”
他手上颠勺的动作可没停,稳得很。
“又给哥哥捎好东西来了?”
“嘿嘿,王师傅,您这鼻子,真是比狗都灵!”
林东脸上堆着笑,小心翼翼地从驴车上搬下一摞麻布口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