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画上墙头,记者专访
“看着挺板正啊,这口袋也做得带劲。!t.i.a-n¢x+i*b`o¢o/k~.^c¢o′m.”
“啥味儿的?能尝尝不?”
林东心里就等着这话呢!
他赶紧给李勤和王大壮递了个眼色,俩小子麻利地打开样品袋子。
“大叔大婶,大哥大姐!都来尝尝!咱‘兴安猎人’的山珍肉干!保准您吃一口,忘不了那味儿!”林东也亲自上阵吆喝。
尝过的人,十个有八个都点头。
那股子山珍特有的鲜味儿,混着肉干的嚼头,
还有那药膳罐头醇厚的滋补口感,一下子就勾住了这些吃惯细粮的县城人的馋虫。
“小伙子,这肉干咋卖啊?”终于有人问到了点子上。
“六块一斤!”林东报出价,跟集市上一样。
“罐头呢?”
“四块一罐!”
“嘶——有点小贵啊……”果然,有人开始咂摸。
但这次,林东底气足得很。
他指着墙上的画,笑着解释:
“大叔,您看墙上那画!咱这肉干罐头里的料,那都是正经八百兴安岭的野味山珍,成本搁那儿呢!”
“再说了,您看这包装,这画!这不光是吃口肉,您品品的,也是咱兴安岭的文化不是?”
把产品和画展这么一勾连,强调“文化”,强调“独一份儿”,果然管用!
一些原本犹豫的人,瞅瞅画,再瞅瞅包装精美、闻着喷香的肉干罐头,
觉得这小伙子说得在理,东西味道也确实霸道,得,掏钱!
“行!你小子会说!给我来两斤肉干,带回去给我家老婆子也尝尝!”
“这罐头盒子怪好看,我买几罐,过两天走亲戚拎着有面子!”
现场卖货虽然不是主要目的,但这画展的东风不借白不借啊!
能多卖点是点,关键是把“兴安猎人”这牌子,往人心里头种!
李勤和王大壮俩人手脚麻利地称重、收钱、打包,忙得不亦乐乎。^小¤说=C%?M.St21 ?更|?新&最|.?快?′
林东看着这热闹劲儿,心里跟喝了蜜似的。
成了!
白雪这画展,不光是她自个儿露脸的事儿,更是给“兴安猎人”这刚起步的摊子,插上了一对叫“文化”的翅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条路,没走错!
正美着呢,一个戴着眼镜,脖子上还挂着个海鸥相机的年轻人挤了过来,手里捏着个小本本。
“请问,哪位是林东同志?”
年轻人推了推眼镜,眼神在林东、李勤、王大壮三人身上扫了扫。
“我就是。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林东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动声色。
“林东同志您好!”
那年轻人眼睛一亮,赶紧伸出手,“我是《兴安日报》的记者,我叫李鸣。”
“今天看了白雪同志的画展,非常震撼!也听说了您带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事儿。我们报社想对您做个专访,深入报道一下,您看……方便不?”
记者?《兴安日报》?
林东心里又是一跳,这次是真有点意外,还有那么一丝丝……警惕。
他本能地不太想跟官方媒体打太多交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懂。
“林东!好事啊!”
旁边的李长山耳朵尖,听见了,激动地凑过来,声音都有些抖:
“上报纸!这是多大的好事!宣传咱们靠山屯,宣传咱‘兴安猎人’!”
“让全县,不!让全地区都知道咱们!这是露大脸的机会啊!快答应,快答应!”
老支书眼睛里全是光。
林东看看李长山那张写满期盼的老脸,又看看眼前这个一脸兴奋、等着他点头的年轻记者,
再想想刚才画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心里那点顾虑,也就散了。
宣传嘛,尤其是上报纸,在这个年代,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产品,知道靠山屯,对以后把摊子铺大,好处肉眼可见。
“那……行。”
林东定了定神,对着李鸣点了点头,露出个稳重的笑容。
“李记者,你想了解啥,就问。只要我知道的,肯定跟你说。”
“太好了!谢谢您,林东同志!”
李鸣记者明显松了口气,立马掏出笔,“那,咱们找个稍微安静点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