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一场画展。带来的,似乎不仅仅是几声赞叹,几笔生意。
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好像……正悄然打开一条缝。
林东心里隐隐有种预感。
靠山屯和“兴安猎人”的未来,因为今天这场画展,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记者,可能真的要……大不一样了。
县文化馆里头,人声嗡嗡的,跟刚出笼的马蜂似的。
新刷的石灰墙味儿呛鼻子,混着老报纸油墨和人身上汗水的复杂气味儿,让林东微微皱了下眉。
记者李鸣显然也知道条件有限,两人在展厅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停下,旁边就是“兴安猎人”产品的小摊位。
“林东同志,咱们就在这儿聊吧。”
李鸣脸上带着歉意,但更多的是兴奋,他迅速打开笔记本,
“您能先给大家讲讲,当初是怎么想到创立‘兴安猎人’这个牌子,带着乡亲们做这些山货产品的吗?”
问题很直接,也很关键。
林东定了定神,正准备从头说起,分享靠山屯和他的创业思路,眼角的余光,却冷不丁被一个“异类”给抓住了。
这人跟周围穿着蓝咔叽、灰工装,或者洗得发白旧军装的本地老少爷们儿,简直格格不入。
瞧着四五十岁,身板发福,肚子端着,派头十足。
一身深蓝色西装,料子笔挺,肩膀那儿溜光水滑,一丝褶子都找不着。
在这小县城里,比墙上刚刷的红漆标语还扎眼!
头发更是梳得油亮,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活脱脱画报上走下来的“大班”。
更绝的是,他手指头中间还夹着根棕褐色的玩意儿——雪茄。
烟雾缭绕,散发着一股子又冲又腻的怪味儿,周围人都下意识离他远点。
林东心里“咯噔”一下。
“这年头,抽得起这洋玩意的,可不是一般人。”
这“大班”压根没往白雪那些画作前凑,反而背着手,溜达到了墙角那个犄角旮旯。
那里铺着块半旧的红布,摆着几包牛皮纸裹着的“山珍肉干”,还有几罐玻璃瓶的“药膳肉罐头”。
——“兴安猎人”牌,目前仅有的家当,也是林东的心血。
那人弯腰,拿起一包肉干,眯缝着眼,凑到跟前仔细瞅。
那架势,不像看商品,倒像琉璃厂的老师傅,在掌眼一件老物件儿。
“林先生?您刚才说到困难……”
旁边的小记者看林东走神,拿笔杆敲了敲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