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判卷
虽然说这掌卷官的具体职责听起来就像是个干杂事的,但在科举程序中又算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必须由清廉之官担任,至于怎样才算清廉,那只有鬼才知道了。?¤÷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和那个黑小子一样,郭开叫了卷之后也不能立刻离开,只能在自己原地等着,趴在桌上休息。
差不多等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才有号军过来将郭开叫醒,表示他现在可以立场了。
迷迷糊糊的郭开这才拎起考试行头,打着哈欠钻出号房。此时交卷离场的将近一半,众人涌出考棚,叽叽喳喳的说起考试内容。
那些还没考完的生员,由官方提供蜡烛。一个时辰后收卷,如果还没搞定,那就抱歉了,会被号军们直接叉出去。
郭开走出来后,看见吴伯宗还在外面等着他,顿时一喜,急忙过去笑着说道:“吴兄出来的这么早,定然是考的不错!”
却不料那吴伯宗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其实他考的好不好根本无所谓,作为周远唯一一个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所有同学都知道他的志向所在,自然也包括朱标,甚至他不知道的是,就连朱元璋也知道,甚至大为赞赏。?精e2武×小?¥e说?1网ˉ|` 2?)已@′e发|De布1+ˉ最?新|`?章¤[?节_&
同学们对于他的选择,有敬佩,有赞叹,自然也有怒其不争,觉得他不上进,自甘堕落,竟然宁愿去当官,而不是继续和周远学习的。
但是朱标却私下里已经允诺过他,让他去做附近京县的县令,推广周远的理论和知识,教化万民。
所以说,这一次科举对他来说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郭开又不知道,看见吴伯宗这表情,还以为是考砸了,正想要安慰,突然发现自己在考场上遇见的那个奇怪的黑小子突然凑了过来,颇有些没大没小的对着那吴伯宗开口说道:“你小子,怎么一脸没精打采的,是不是昨天去喝了花酒,纵欲过度了?”
郭开听见友人受辱,顿时热血上涌,想要替吴伯宗出头,却不料吴伯宗看见那黑小子后,竟然只是苦笑一声,随后恭敬道:“昨日宿醉,又考了一天的试,方才如此,燕王殿下,莫要取笑!”
“燕王?殿下?”
当听见吴伯宗所说之后,郭开陡然一惊,瞪大着眼睛看着眼前比自己矮了两个头的小孩。
这是皇子?
皇子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科举?
还有,这皇子怎么一点也不像啊,是皇子怎么还这么黑,看着像是码头上卖苦力的……
这是郭开下意识间的真实想法,反倒是朱棣,抬眼看了几眼郭开,随后便又对着吴伯宗开口说道:“真实后悔来凑这个热闹了,考题无趣至极,也就最后一题有些意思,但也只是流于表面,远不如老师的课有趣。?·白§D马D_#书μ&院}\ ?ˉ?更¢;新#`{最-¨快1t”
吴伯宗也是点头说道:“那是自然,老师所教所言,怎是常人所能比拟!”
二人谈话,听的郭开微微一愣,他不止一次听到吴伯宗说起那个名叫周远的老师,而此时这位燕王殿下,竟然同样是那位周远的学生,这便让他对周远更加好奇起来。
……
一般来说,乡试的主考官有两个,由布政司聘请才学之士担任。
能请到德高望重者最好,实在没有选择,那就请各地老师来当主考官,至少得是当地的大儒的级别。
但是郭开参加的乡试不同,毕竟是大明第一次开科,他们又是在应天考试,其他地方的考试自然一切正常,但是在应天考试的,一概交由宋濂来判卷。
当然,应天乡试,好几千的生员试卷,全都交给一个老头子来判卷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另外还有两个考官,他们先审一遍,然后挑出姣好的,或是拿捏不定的,相当于是过滤一遍,然而再给宋濂过目。
这二人,一人名叫周冲,算是宋濂的一个弟子,历史上籍籍无名,而另一人则是有些说道,名叫齐时永。
齐时永自己本身算不得出名,但是他却有一个好侄子,名叫齐泰。
历史上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而他出名当然不是因为科举,而是在后来靖难之时,朱棣扬言要清君侧,这要清的,就是他齐泰,还有黄子澄。
当时一定要劝说朱允炆削藩,然后把朱棣给逼得狗急跳墙的,同样也是他……
这二人便是此次乡试的主考官,二人年龄相差大概十来岁,颇有些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意思,周冲作为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