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失蜡法
先是叙旧,又问了问近况,好一阵之后,朱棣才说明了来意,而陈启光也是想了半天之后,才突然开口朝孟龚光问道:“现在火药司造炮用的应该还是泥模法吧?”
在火炮还有火器这些东西最先出现时,基本上材质都是铜制的,青铜、黄铜、红铜都有。~8*6-z^w^w^.`c*o`m*
因为铜和青铜的熔点非常低,且延展性能好,质地也坚韧,造出来后不容易炸膛,因此天然便成了铸炮的优质材料,所以当时各国都流行铸造铜炮。
至于为什么后来铁炮成为了主流,那是因为铜炮的价钱实在是太过昂贵了,铜炮的价格最低也是铁炮的五倍!
只不过这整体浇铸铁炮的技术,在历史上大概一直到两百年后才有人掌握,真正流传开来更是要等到十七世纪了。
因此现在大明的所用的铸炮技术,依然还是泥模法,这项技术,原本是用来铸造铜钟的,这也是为何一开始铸炮时需要用铜制,因为那时候的铸炮的匠户,在之前多是铸铜钟的匠人,他们只掌握了用铜制的技术。
“没错,陈大人,这泥模法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孟龚光先是承认,随后不解的问道。μD\萝£eo拉¢_小^*£说?3: ¤??无.?错-|内3容*?
当然是不妥的了,这泥模法虽说简便,且十分便宜,毕竟泥土这东西又不要钱,只是每当造完一门火炮之后,泥膜也废了,所以每造一门火炮,就需要重新制作模具,就会导致造出来的火炮大大小小口径不一。
这可是个大问题,陈启光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而心里实则对于陈启光这个空降到火药司有些不满的孟龚光有些不满的说道:“陈大人,这火炮的口径不一样又能怎么样?”
陈启光还没有开口,朱棣却是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直接言道:“口径一致,便代表着统一了射程和威力,对于战事来说,可以做到对一轮火炮齐射造成的威力心中有数,而不是各种型号不一样口径不一样,威力也不一样的火炮发射了一轮之后,有的射的远了,有的有射的近了,这样一来,将领甚至无法把控好接战的距离!”
“而对于将士们来说,统一的火炮,代表着更好更快的掌握。”
“若是队伍里携带的火炮型号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所需要的火药也不同,对于发射火炮的将士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题,你不可能指望那些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兵丁们,会将军中所有型号的火炮所需要的火药用量给背下来!”
听见朱棣所言,孟龚光才恍然大悟!
他一贯是只管研发的,却还是第一次听见客户的意见,毕竟一款火器好不好用,只有使用它上战场的人才最为清楚。??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
而不是他们在这试验场,射上几炮,记录一下威力和射程便能轻易下达结论的。
“如此说来,陈大人和燕王殿下觉得,这火炮的类型需要分类,那这火炮的口径也需要分类?”
朱棣笑着答道;“若是可以,那自然是最好的!”
针对不同的情形,都能迅速的拉出一支对应的火炮部队来应对,这对大明军队战斗力的增加可以说是完全上了一个台阶。
只是孟龚光明显还有问题,皱着眉头说道:“可是用泥模法不行,那该用何种方法才能造出来大小口径一致的火炮?”
陈启光再次深思了起来,朱棣倒是记得周远和他说过未来的火炮是用浇筑法建造的,但是他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还是陈启光,在一番深思之后,突然开口说道:“火药司可曾用过失蜡法?”
所谓的失蜡法,其实是一种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具体的用法是,先把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
这项技术,其实在商代便已经出现,甚至于在后世都还有些地方仍然在使用。
孟龚光显然是知道失蜡法的,听见陈启光的话语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却又皱眉问道:“失蜡法虽然按理说也能用来造炮,但是会不会有些麻烦了点?”
朱棣顿时笑道:“若是能做到口径统一,我手下将士们掌握起来的时间,节省下来,绝对比你用失蜡法做模具耗费的时间要节省的多!”
孟龚光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他又不用上战场,多花些时间便花了,但是对于要上阵上战场的将士们不同。
因此对着朱棣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