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 写信

万里之外,位于非洲南端瀛角城的李鹤捧。

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是他楔入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航道的最重要棋子,也是他伸向旧世界的一只触手。

朱高煦提起狼毫,笔尖饱蘸墨汁,在纸上游走,字迹沉稳而有力,一如其人。

“鹤捧吾之心腹,见字如面。”

“新京已稳,民心渐附。去岁秋收颇丰,军民衣食暂足,士气可用。然百废待兴,万事开头难,此处虽是蛮荒,却也是机遇之地,有无限之潜力,远非贫瘠辽东可比。”

他略作停顿,思索着如何准确描述新明的现状与未来的规划,好让李鹤捧心中有数,配合自己的大战略。

“今岁,已设新京、新郑州、新杭州、新威海、上海,总计五处定居点,星罗棋布于此广袤土地之上。新开垦的农田已收获第一季,产量喜人,足以证明此地地力之肥沃。”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随信附有一图,乃新明疆域草图,聊作示意。图中已标明各处定居点大致方位,及瀛角城与此地之相对位置,望你详加揣摩,未来航线之开拓,以此为基。”

“瀛角城孤悬海外,补给不易,诸事繁杂,辛苦你了。然此地亦是新明之眼,更是未来连接两大陆的咽喉。”

“关于土著,肤色较浅、较易开化之部落,可多加笼络,施以教化。先授其汉语,使其习我衣冠,渐慕华风,使其归心。若有聪慧伶俐、能明事理者,不妨委以薄任,使其为我所用,以夷制夷,亦不失为一良策。”

笔锋一转,语气也冷了几分,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至于那些肤色黝黑、冥顽不灵之部落,无需多费唇舌,浪费口粮。吾国草创,根基未稳,急需大量劳力开山拓土。此类部落,不纳其女,以免混淆血脉,只取其丁壮,行阉割之术后,充作苦役。此法虽有伤天和,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为帝国千秋计,些许手段在所不惜。”

“若有机会,拣选百十名体格最为精壮、不易染病之阉奴,设法随返航船只送至新京。此处开山、修路、垦荒、采矿,正缺此等不知疲倦、饮食粗简之昆仑奴。”

“另,瀛角城周边,务必派遣得力人手,探查有无可用之矿产,尤其是铁、铜、金等。若能寻得,不惜代价加以开发,此乃帝国强盛之基石。”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字字千钧,透着一股乱世枭雄的冷酷与务实。

这是残酷的殖民时代,也是文明碰撞的新世界,所谓的仁慈,有时是最无用的东西,甚至会成为自身的负累。

他搁下笔,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目光深邃。

然后,他拿起另一张纸,开始写给远在应天府的父皇朱棣的信。

对这位雄才大略、威震天下的父亲,他的情感颇为复杂。

既有为人子的天然敬畏,也有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对这位历史巨人的审视与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竞争意味。

“父皇圣安。儿臣高煦,叩首万里之外,遥祝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开头的场面话,一丝不苟。

“儿臣奉旨就藩海外,至今已历一载有余。幸赖父皇天威浩荡,祖宗在天之灵庇佑,儿臣与麾下数千将士,已于海外拓土开疆,觅得一处远较辽东更为丰饶之地,暂且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数个据点,初具规模。”

他刻意模糊了新大陆的具体地理位置,只笼统地称为“海外丰饶之地”,免得朝中那些酸腐文臣又嚼舌根,说三道四。

“此地虽物产丰饶,然人力奇缺,百业待兴,诸多事务皆捉襟见肘。若父皇能体恤儿臣筚路蓝缕、开疆拓土之艰辛,酌情从国内遣发些许技艺精湛之工匠,如船匠、铁匠、木匠、瓦匠等;以及熟悉农事、水利之农人;乃至医术高明之医师;甚至是一些在国内郁郁不得志、生活困顿之落魄文人、穷困潦倒之宗室远亲,儿臣皆感激不尽。”

“这些人到了此地,不仅能人尽其才,一展所长,更能为我大明开辟一片真正意义上的新天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万世基业。此功劳,不下于开疆拓土,儿臣愿与他们共享。”这话说得恳切,也点明了最迫切的需求,更是画下了一个巨大的饼。

“儿臣在此地发现一种奇特草本,当地土人称之为‘烟草’。取其叶晒干后,可切丝点燃吸食,其烟气味辛烈,吸入后颇能提神解乏,驱寒除瘴。军中将士试用之后,皆称此物能振奋精神,于行军作战、苦寒之地大有裨益。”

“儿臣不敢独享此等奇物,特遣人奉上少许样品,聊表儿臣一片孝心。父皇日理万机,操劳国事,或可偶试一二,以解疲乏。望父皇务必保重龙体,儿臣身在海外,定不堕大明国威,不辱皇家颜面,必将使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他知道朱棣军旅出身,戎马一生,对这种新奇的“提神之物”或许会产生兴趣。至于烟草的危害,他暂时顾不上了,先打开与大明的贸易通

不想错过《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