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6章 刘章词集精品一百(二)183收衣服灵感来源

2000年的春天,柳絮在小城的街道上打着旋儿,母亲站在供销社褪色的红砖墙下,数着手里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存折。如雯罔 已发布罪歆彰结那是她和父亲攒了十五年的积蓄,皱巴巴的纸页上,数字后面跟着三个零,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

父亲骑着那辆摩托车从公司回来,车把上挂着两个玻璃瓶汽水,“今天公司里开会说,工资到年底发。”他拧开瓶盖时,气泡滋滋作响,“我琢磨着,总不能坐吃山空。”

母亲的手指突然紧紧攥住存折,指甲在纸面上压出浅浅的月牙。她想起上个月去菜市场,卖豆腐的老板说自家在步行街租了个摊位,现在一天的收入抵过去在国营食堂干半个月。“要不,我们也做点小生意?”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小城的第一座现代化商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蓝色围挡上印着“建设新县城”的标语。周末的时候,父母带着我挤在临时搭建的售楼处里,空气里弥漫着石灰和烟草混合的味道。售楼小姐胸前别着金色工牌,红裙子在人群里晃来晃去,“商铺现在预定最划算,以后商城开业,租金起码翻三倍!”

父亲蹲在角落,用铅笔在纸上画着户型图。他年轻时在建筑队干过,对空间尺寸格外敏感。“这个拐角的铺子不错,两面采光,就是价格比中间的贵两千。”母亲踮着脚,透过玻璃窗看向正在施工的工地,钢筋水泥的框架已经搭到了二层,起重机吊臂划过天空,发出低沉的轰鸣。

交定金那天,母亲把存折递给工作人员时,手一直在抖。工作人员用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了半天,“总共五万八,定金三万,一个月内补齐尾款。”父亲掏出揣在怀里的牛皮纸信封,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张百元大钞,那是他托人从乡下收来的旧粮票换来的钱。

接下来的一个月,家里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父亲开始跑建材市场,带着老花镜研究地砖的防滑系数;母亲把单位发的洗衣粉、肥皂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零钱。我放学回家时,总能看见他们在台灯下算账,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水电改造预算三千,货架定制两千五……

我们全家出动收拾铺子。父亲借来冲击钻打孔,尘土飞扬中,母亲系着碎花围裙擦玻璃,我负责把从批发市场运来的塑料模特摆成不同造型。隔壁五金店的老板过来帮忙接电线,他叼着烟卷说:“你们这位置选得好,以后卖女装肯定火。”

开业那天,商城门口放了八挂鞭炮,硝烟还没散尽,第一批顾客就涌了进来。母亲站在收银台后面,紧张得把计算器按错了好几次。父亲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站在门口迎客,看见熟人就递上印着“全场八折”的传单。

最初的生意并不好做。隔壁童装店的老板娘说,新商城需要养人气。母亲开始研究搭配,把批发来的衬衫和裙子组合成套,还在门口挂了个小黑板,用粉笔写着“夏日清新套装,仅售18元”。父亲则骑着摩托车,到周边乡镇的集市发传单,车筐里永远备着几瓶矿泉水。

慢慢地,熟客多了起来。有个在银行上班的姑娘,每周五下班都来挑衣服;住在老城区的阿姨,总带着小孙女来买打折的尾货。母亲记住了每个人的喜好,看见她们进店,立刻就能从货架上抽出合适的款式。

那年冬天,商城举办圣诞促销活动。我们的铺子挂满了彩灯,母亲连夜缝制了两个雪人摆在门口。那天营业额突破了一千块,父亲攥着厚厚一沓钞票,眼睛亮晶晶的:“照这个势头,明年就能把借三叔的钱还上。”

第二年春天,商城二期工程启动,租金果然像售楼小姐说的那样翻了三倍。?y\o,u¨p/i^n,x,s~w..,c*o?m*但母亲却一点也不慌,她笑着说:“咱们有口碑,老顾客都认这儿。”父亲开始盘算着扩大店面,把隔壁空置的铺子也盘下来。

时光流转,那间门面房见证了太多故事。我中考结束的那个夏天,在店里帮忙收银,听着顾客们的家长里短;中学寒暑假回来,总能看见父亲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给新到的衣服熨烫;母亲的头发渐渐花白,却依然能在人群里一眼认出熟客,热情地招呼着:“你上次说的那种款式,我给你留了两件!”

2000年春末的清晨,父亲的摩托车碾过青石板路的脆响,惊醒了巷口打盹的老猫。车后座绑着的塑料桶里,新割的韭菜还沾着露水,母亲掀开竹帘时,看见他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建材市场转了三圈,瓷砖最便宜的也要八毛五一片。”

“卖女装。”母亲把搪瓷缸重重搁在八仙桌上,溅出的茶水在户型图上洇出深色斑点,“商场里还没几家正经卖衣服的。”父亲沉默着摸出烟袋,铜

不想错过《章语管》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