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 山田之印,终局将启

。”他转身喊人,声音里裹着笑,“去报馆,告诉他们——明早头条,要写‘上海企业家联名护厂’。”

窗外,晚霞把“顾氏绸庄”的招牌染得通红。

苏若雪抱着一摞新圈好的账本上来,发梢沾着墨香:“托管委员会的名单,我筛了三轮。”她把账本往桌上一放,“就等你一句话。”

顾承砚望着她眼里跳动的光,突然想起父亲手书上的“实业救国”。

从前他总觉得这四个字太大,大得像天上的云;此刻他才懂,所谓救国,不过是一群人,守着该守的,争着该争的。

楼下传来报童的新吆喝:“看呐!英美领事召见日领!”

!顾承砚摸出钢笔,在“产业保护清单”最上方写下“顾承砚”三个字。

墨迹未干,他已听见窗外渐起的人声——那是上海的声音,醒了。

《申报》的排字房里,铅字盘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

主笔陈墨轩的手指悬在“经济主权不容践踏”八个大字上,喉结动了动:“顾少东,这标题太扎眼了。”

顾承砚站在他身后,袖口沾着墨点——那是方才改稿时不小心蹭的。

“扎眼才好。”他指节叩了叩桌上的社论稿,“要让全中国的商人都听见,有人在挖他们的根基。”稿纸上“山田商社以抵押黄金为饵,行经济侵略之实”的字迹还带着潮气,是他凌晨三点在绸庄账房写的,笔锋锐利得能划破纸背。

陈墨轩抓起茶盏抿了口,却被冷茶冰得皱眉。

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突然笑了:“十年前我在北大听先生讲‘商战即国战’,今日才算见着活人版。”他抓起排字钳,“排版!头版头条,加粗边框。”

清晨五点,第一份带着油墨香的《申报》被塞进顾承砚手里。

他翻到第二版,社论标题像把刀扎进眼底——正是他要求的“通栏黑字”。

报童的吆喝声从弄堂口炸响:“看嘞!日商吞厂铁证曝光!经济主权不容践踏——”

绸庄前堂的八仙桌上,电报机开始“滴滴”作响。

阿福抱着一摞黄纸冲进来,额角的汗滴在电文上:“顾少东,天津商会回电!‘沪上义举,津门同忾’!”他又抽出一张,“汉口钱业公会:‘愿为后盾,共护商权’!”

顾承砚的拇指蹭过电文上的朱红商会印,掌心发烫。

他想起昨夜苏若雪帮他整理各地商帮名录时说的话:“商人重利,但更重一口气——被人骑在脖子上薅羊毛的气,谁咽得下?”此刻满桌电文就是最好的答案,他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店铺招牌,低声道:“这口气,该吐了。”

电话铃声在此时炸响。

顾承砚抓起听筒,财政部李次长的声音带着笑意:“顾先生,您要的‘金库b线’程序,我们凌晨四点就启动了。山田商社在汇丰的三个账户,已经冻得结结实实。”

“辛苦次长。”顾承砚指尖敲着桌沿,“但得防着他们转移资产——”

“放心。”李次长压低声音,“我们连他们存在花旗银行的‘j.k.007’账户都标了红,除非他们能搬得动整座银行,否则别想抽走一个铜子。”

挂上电话时,苏若雪抱着牛皮纸包走进来。

她换了件月白色竹布衫,发梢别着枚珍珠簪——那是顾承砚上月去苏州进货时给她带的,说是“会计师要显得体面些”。

“审计组到齐了。”她把布包搁在桌上,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算盘和印泥盒,“荣兴纺织的账房先生今早特意来敲门,说机器都擦干净了,就等我们去。”

顾承砚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要是遇到刁难——”

“我带着商会的公函。”苏若雪指尖碰了碰他腕间的铜钥匙,“再说了,现在全上海的厂子都盯着呢,谁要敢拦……”她没说完,只是笑,眼尾的细纹像朵绽开的菊花。

审计组的黄包车队驶出绸庄时,已是上午九点。

顾承砚站在二楼窗口望着他们离去,见苏若雪坐在头辆车上,背挺得笔直,像杆立在风里的旗帜。

阿福凑过来:“少东,要不去码头看看?听说英国公使的船今早进吴淞口——”

“不急。”顾承砚转身走向账房,“先把各地商会的回电整理成册,下午给《新闻报》送份抄本。”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再给天津的周会长拍封电报,问他需要什么支援。”

夜色漫上黄浦江时,顾承砚爬上了绸庄的屋顶。

风里裹着江水的腥气,远处的霓虹灯把夜空染成暧昧的紫色。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