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4章 残页藏锋,旧影浮痕

,墨迹未干便被雨打湿,晕开小片朱砂,像朵燃烧的花。

“今晚子时,我让阿福去接周伯去法租界避避。”青鸟突然开口,声音像浸了雨水的青铜,“东纺的人已经在查松风楼旧人,周伯的跛脚瞒不过他们。”

周伯攥着蓝布帕子直摆手:“我这把老骨头能帮上苏老爷的忙,死也值了!”

“没有谁该去死。\c¢u?i~w_e·i^j+u!.^i`n~f?o~”顾承砚打断他,目光扫过账房铁柜的方向,“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偷不走,抢不到,更毁不掉。”他松开苏若雪的手,从袖中取出枚铜哨,吹了声短音——这是召集护院的暗号。

雨势渐歇时,顾承砚站在后院老槐树下,仰头望着被雨洗过的天空。

青鸟带着周伯消失在巷口,苏若雪的窗纸透出暖黄的光,像颗悬在暗夜里的星。

他摸出怀表,指针指向八点三刻——还有四个小时,他要在商会例会上宣布“守纹会”的首批入会标准:水验不溃的织匠,愿立契授徒的师傅,能辨出伪印的账房这些名字会被刻在青石板上,埋在顾氏绸庄的地基里,像种子,等春风一来,就能破土成林。

远处传来黄浦江的汽笛声,悠长而沉厚。

顾承砚握紧怀表,表壳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和苏若雪去年在豫园拍的,背景是满墙的织锦。

照片背面,他用钢笔写着“守纹,守心,守山河”。

今晚过后,上海滩的织匠们会知道,有些东西,偷不走,也毁不掉。

顾承砚站在商会议事厅的红木台前,指节叩了叩铺展在案上的《守纹会章程》。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掠过玻璃,他望着台下三十余位织业匠首发亮的眼睛,喉间泛起热意——这些人里有鬓角斑白的老染师,有握惯了梭子的年轻机工,此刻全挺直了腰杆,像等待战令的士兵。

"首批入会需过三关。"他展开第一页,墨迹未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金,"水验双印,三代师承,独门工艺。"

老染坊的周师傅猛地拍了下桌:"水验双印是要仿不了的真手艺,三代师承是断不了的根,公开工艺是要咱们把压箱底的本事摊开了给人看?"

顾承砚迎上他灼灼的目光:"摊开不是给外人看,是给自家人看。"他从袖中抽出张染着靛蓝的薄绢,浸进案头瓷碗,"这是苏州王记的防晕染法,浸了水不化色。

要是咱们织匠都能把这样的手艺亮出来,往后谁还能说'支那布不如东洋绸'?"

台下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苏若雪抱着一摞文书从后堂进来,月白衫子下摆沾着墨渍——她天没亮就去了码头,收齐了各地匠人的谱系。

顾承砚的目光跟着她转,见她在角落案几前坐下,指尖抚过最上面那份南通织匠的履历,睫毛忽闪了两下。

那是下午三点的事了。

苏若雪的笔尖悬在"张阿福"三个字上方,突然顿住。

泛黄的师承谱系里,夹着张皱巴巴的收据,边角还沾着暗红的渍——像是血,又像是墨迹。

她屏住呼吸,见落款写着"松江陈记印坊",日期是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初七,正是父亲病逝前一月。

"若雪?"隔壁桌的账房探过头,被她猛地合上的文书惊得缩回脖子。

她攥着收据冲进顾宅时,雨丝正斜斜扫过青石板。

顾承砚刚从染坊回来,靛蓝染料在他袖口洇出片云,见她脸色发白,立刻把人按在暖炉边:"慢慢说。"

"陈记印坊。"她把收据拍在桌上,"我爹去世前去过松江,买过印材。"

顾承砚的瞳孔缩了缩。

当夜他就带着青鸟摸进了松江。

陈记印坊旧址只剩半堵焦黑的断墙,野草从瓦砾里钻出来,在风里打着旋。

他蹲下身,指尖擦过烧得发红的砖缝,突然触到块硌手的东西——半块印模残片,纹路与伪阳纹印竟有七分相似。

"冷蜡。"苏若雪次日捏着残片凑近烛火,"混了劣质蜂蜡,熔点比真蜡低三度。"她抬头时,眼尾泛着红,"当年他们偷了配方,却配不出好蜡,才会在残页上压出偏左的痕。"

顾承砚把残片收进锡盒,对青鸟道:"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