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7章 黑箱滴答,山本登门

门环叩响的余波还在青砖墙上震颤,青鸟的声音便裹着湿冷的雨气挤了进来:"先生,是我。_狐`恋_蚊-穴/ `首′发/"

顾承砚反手拔下门闩,青年轻轻一闪身,水珠子顺着油布雨衣的帽檐成串砸在青石板上。

他怀里紧抱着个牛皮纸包,雨水在包角洇出深褐的晕,却始终没让包底沾到地面——那是方才从码头狂奔来顾家的证据。

"山本昨夜入住礼查饭店。"青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喉结随着急促的呼吸上下滚动,"黑箱由两名宪兵贴身护送,没走海关申报。"他解开水手结,露出包内的手绘草图:箱体厚三寸,内衬铅层的纹路用红笔标得极细,"眼线贴着墙根听了半宿,滴答声每十五秒一响,像老式机械钟......"

话音未落,苏若雪手中的煤油灯突然晃了晃。

暖黄的光晕里,她盯着草图上那个烙着顾家阳纹的箱盖,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蓝布包的边缘——那包着《江南织谱》残页和父亲账本的蓝布,此刻被攥得发皱。

"铅层。"顾承砚重复这两个字,指节抵着下颌。

密室里刚燃起来的炭盆噼啪作响,他却觉得后颈发凉。

铅能隔绝声波,可山本偏要让这滴答声漏出来,十五秒一次的规律,像在给所有人的神经上弦。

他想起方才整理《砚盟章程》时撞翻的砚台,墨汁晕开的痕迹,倒像极了被铅层切割的声波图。

"若雪。"他突然转头,目光灼灼,"你父亲账本里,可记过'癸亥冬'前后与东洋织材行的往来?"

苏若雪没答话,直接解开衣襟。

贴身的月白小衣里,一本包着油布的《账册汇编》被她小心取出——这是她从苏府旧宅墙缝里掏出来的,跟着她搬过三次家,边角磨得发亮。

"癸亥年冬月廿三。"她翻到第三册,食指在某行墨迹上顿住,"蜡料补购,金额比往年高五成。

收货人签名是'陈师弟代签'。"她抬头时,眼尾泛红,"残页里那个'假弟',父亲总说他手稳心浮,没想到......"

顾承砚凑过去。

账本上的小楷带着苏父特有的顿笔,"陈师弟"三个字的提手旁却抖得厉害,像是被人攥着手腕硬写的。

他又摸出青鸟带来的草图,箱盖上那个被熔过又重刻的阳纹,纹路间竟有半道极细的裂痕——和苏父当年送他的印胚底纹,分毫不差。

"他不是来归还,是来炫耀。"顾承砚将草图按在账本上,指腹碾过那道裂痕,"当年'假弟'偷了印模,山本熔了真印重刻,现在带着赝品来,是要告诉我们......"他喉结动了动,"他们能毁,就能造。"

苏若雪突然握住他的手。

她的掌心还带着煤油灯的温度,却比他的更烫:"可父亲把真谱藏进了嫁妆,把针法刻进了我们的骨血。"她指腹蹭过他虎口的茧——那是他跟着织工学了半月才磨出来的,"他们偷得走印,偷不走人心。\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

院外传来雄鸡打鸣。

顾承砚这才发现,炭盆里的火星不知何时灭了,密室四角的烛台燃到了底,在青铜灯座上堆成蜡山。

"青鸟。"他突然起身,扯过搭在椅背上的藏青长衫,"去礼查饭店周边查电话线工单。"见青鸟愣神,他笑了笑,"山本若真想谈合作,早该架专线连东京;若只是要我们听滴答声......"他叩了叩桌上的草图,"自然不用费那心思。"

青鸟领命而去时,天刚蒙蒙亮。

苏若雪替顾承砚系好第二粒盘扣,指尖在他锁骨处顿了顿:"要我做什么?"

"以商会稽核的名义。"顾承砚从抽匣里摸出张《申报》旧报,在"守纹会认证图失窃案"几个字上画了圈,"给各大报馆递张纸条,就说'东纺总裁携失传印胚来沪,或与失窃案有关'。"他望着苏若雪眼里的疑惑,补充道:"山本要的是我们慌,我们偏要让他急——他越急着证明自己清白,就越得打开那黑箱。"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进密室时,青鸟举着份刚印的《申报》冲了进来,报头湿淋淋的,显然是从报童手里抢来的:"先生!

快看!"

头版右下角,"日商山本谦三抵沪"的标题下,配着张模糊的照片:穿西装的山本站在礼查饭店门口,身侧两个宪兵抬着黑箱,箱盖上的阳纹被记者特意放大。

正文最后一句刺得人眼睛疼:"山本先生表示,愿将此印捐入民族技术博物馆,以证中日商谊。"

不想错过《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