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完结

之下多髯,与今天维吾尔族的相貌特征几无二致。

“西奔葛逻禄”的那支回鹘人,共十五部远迁垂河(即楚河)南和其近族葛逻禄相汇合。葛逻禄原附属于回鹘,属回鹘十一部落之一。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7年),该部逐步兴盛,“与回纥争强,徙十姓可汗故地,尽有碎叶、怛逻斯诸城”。[147]于789年脱离回鹘而独立。至于后来回鹘迁入其领地的情况,中外史籍均无直接记载。根据穆斯林作家杰马尔·卡尔西(Jamal Qarshî)在14世纪初写成的《苏赫拉词典补编》所引录的11世纪作家阿不都·伽费尔《喀什噶尔史》的一些片断,喀喇汗王朝的始祖是阙毗伽·卡迪尔汗(Kül Bilgä Qadir Khan),建牙于八剌沙衮(今中亚托克马克东南楚河南岸)。[148]有关毗伽阙·卡迪尔汗的生平业绩,目前尚不清楚。到五代后晋年间,西奔葛逻禄的回鹘人再与垂河、喀什之间的属于九姓铁勒的样磨(牙格马)人相融合,至北宋初年,以哈喇汗家族为主,推翻了波斯萨马尼王朝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喀喇汗王朝。“喀喇(kara)”一词,在突厥—维吾尔语中,本意为“黑”、“黑色”,引申为“伟大”、“总”、“最高”等含义。辖地大致包括锡尔河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以及今新疆西部、北部地区。王朝西与中亚萨曼尼王朝相接,东南与高昌王国相邻。

不想错过《甘州回鹘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