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考虑到摩尼教在甘州回鹘中曾得到广泛传播以及回鹘与波斯间历史文化关系的存在,波斯语文在甘州回鹘中有一定行用当是可能的。敦煌出土汉文写本S. 1366《归义军宴设司面、破油历》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有来自甘州回鹘的使者在沙州巡礼莫高窟,同时又有“甘州来波斯僧……纳药”于敦煌归义军官府。[31]这一记载说明,在甘州回鹘境内有精通医学的波斯僧侣存在,并曾赴敦煌献药医病。以理度之,他们献的这些药应来自波斯,至少采用的当为波斯配药法,有可能是用波斯语文写成的。
总之,由于境内民族成分不一,加上甘州回鹘地处连接东西方交通孔道——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宗教与文化交流频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多种文字在甘州回鹘境内的行用,同时体现出甘州回鹘文化多样化的色彩。
第二节 服饰
甘州回鹘人的服饰,宋人洪皓《松漠纪闻》记载:“妇人类男人,白晳,著青衣,如中国道服,然以薄青纱幂首而见其面。”[32]这种服饰,在河西回鹘中比较流行,但在有关喀喇汗王朝的文献中却未见记载。在新疆吐鲁番、库车及北庭吉木萨尔的众多属于高昌回鹘时代的壁画中,也都未见到,唯在以后的撒里畏吾乃至今天的裕固族(河西回鹘之后裔)中却有痕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