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影响,抑据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学者之说,此教约创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自中古波斯学者误将火教经(Zend Avesta)内之Vištaspa与波斯王大流士之父联合而为一,遂认创教人苏鲁支(即Zoroaster,译名见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吐鲁番残经作Zrušc)系公元前六世纪人物。但据大流士自述之世系,与火教经所记之世系,除此名外,其他无一相合。近世学者虽知此项考证之误,然仍有维持公元前六世纪之观点者,可见成说之难于屏除也。我个人研究所得,火教创立,总在公元前十五六世纪已前;换言之,最少在周民族东徙之二三百年已前,大致与最初希腊学者之说,甚为相近。如果晚在公元前五六百年顷,则与希腊人最初所闻,相隔不过一二百年,何至传说为二千年前之人物。
《墨子·节葬篇》:“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篇》略同,此周代已有祆教之确证。祆教称天曰ahura(君主及上级曰ahu),依上古汉化读法,得变为hun。有时省略为hu,《毛诗·鄘风》:“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胡天”“胡帝”,就是后来北魏之“胡天神”。徐铉《说文新附》“关中谓天为祆”,当有所本;王昶《金石萃编》谓关中统西域而言,盖不知而强为之辞。卫王孙贾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切韵u,即ahu(ra)之音略。凡此类古史断片,都足证明祆教早来我国,且深入内地。秦始皇所禁之“不得祠”,往日我疑其与吠陀或浮屠有关,后乃明其非是;“不得”实安息语称火教为apistak之音写。俄国学者Rostovtseff曾言安息时期,中国大受波斯势力之影响(引见前《隋史》十三节),与此可以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