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完结

关于马价所直物匹之数,陈寅恪曾提出三项疑问:(1)绢精而缣粗,何以《旧书》作绢,《新书》作缣,是否直绢四十,直缣五十?(2)以二十五万匹绢充六千五百匹之马价,则一马约直绢四十匹,与《旧·传》之言颇合;若纳马二万而索绢五十万,每马只易绢二十五匹,何以相差甚远?(3)如以时代先后为解,则实物交易,似不应相差如此。·顽? ? .鰰.栈/ .埂-欣-嶵′快~颇疑回纥系用多马贱价倾售,唐人则减其马数而依定直付价云云。(《元白诗笺证稿》二四四—二四五页)其实,陈氏未注重“方圆支”三字,方圆支者犹谓先行筹给一笔数目,易言之,即所来二万匹全数收买,惟马价未立时付清,故下文有欠价渐多之申言。《说文》:“缣,并丝缯也”,《释名》:缣,“其丝细致,数兼于布绢也。”又《汉书·外戚传》上作缣单衣,颜注:“即今之绢也。”颜师古是唐初人,缣、绢相同,似可无误[198]。质言之,称“绢”者用唐世当日之通言,称“缣”者引汉代之旧语,所谓(1)绢贵缣贱,于典无征。若时代先后,缣价确有不同;开元初,绢一匹仅值钱二百(见前十九节),大历中,一缣直四千,贞元末又降为八百,(《新书》一六五)就数字论,大历中比开元初为廿倍,贞元末仍为四倍(关于此点,仍须兼顾钱币值之升降,但元和系钱荒时期)。′如^蚊.王\ ,埂/辛~醉_筷\元和三年夏上去贞元末不过三数年,绢价谅无大上落,每马给价廿五匹,按物价涨缩言之,元和马价还比开元为高,则(2)项之疑可以解决。抑《元和与回鹘书》龂龂以约定马数为言,即欲其后此岁纳有定,以免频开交涉;如果核减来马,便当如开元之书所云“十退一二”也,故(3)之疑尤不确。陈氏结论谓“唐回马价问题,彼此俱以贪诈行之”,(同前引书二四五页)应有所修正。

马除供军之外(天宝中各镇戎马八万余匹,见前廿二节),驿传所用不少,据近年出土唐世文书,四镇运输多用马力,罕用驴驮,至少官家如是。(《文物参考资料》二卷五期一六〇页)但考大业九年,“课关中富人,计其资产出驴,往伊吾、河源、且末运粮,多者至数百头,每头价至万钱”,(《隋·食货志》)此或隋代突厥来马无多,(参前文太原起义)亦许两国失和,互市断绝。唯北方内地民运,用驴比较普通,试观开元廿九年京兆府奏:“两京之间,多有百姓僦驴,俗谓之驿驴,往来甚速,有同驿骑”,(《元龟》一五九)便可知之。*5*k?a_n+s¨h¢u~.^c?o^m~官驿亦有时用橐驼。(哥舒翰为陇右节度,常遣人乘白橐驼奏事,日驰五百里,见《通鉴》二一六)

第三十四节 西方宗教之输入

说回纥就不可不顺带论及与回纥最密切之摩尼(Mani)教;然回纥之摩尼教,实经中国输入,故又不可不总唐时输入之西方宗教,一并论之。除佛教已见前外,兹依其输入先后为序。

(甲)祆教

祆字之右旁,或谓从“天”,或谓从“夭”,历来争讼不决。按《唐律》三:“诸造袄书及袄言者绞”。从夭者即“妖”字,更证祆教字之不从夭。《玉篇》,祆,呵怜切,xien(《广韵》呼烟切),《通典》四〇,呼朝反,xiäu,其差异处只收声附-n缀或不附-n缀,从“天”者示其为天神也(会意字,非谐声字)。读神祗音则两皆可通。

教之创始时代,外史无确记,近世华译为拜火教,或简称火教。发生地大约在亚塞尔拜然(Azerbaidzhan,今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石油发汽,遇热而燃,故自古称为“火之国[199]”。教之主旨注重化畜牧为农耕,故其书谓不专力于畎亩者非苏鲁支之徒,虽仍未完全脱离神鬼思想,但比诸他教之迷信,确已迈进一步。(耆那教及佛教均非暴力,戒摧残生物,故视耕地为贱业而有夏坐之仪式)其重要神祗之名称,大抵与婆罗门者相同,而性质善恶则迥别(如ahura之梵文为asura,其义只是邻近诸天),由此可见两教根本差异之处。近世中亚考古,曾发见佛教之起颇受祆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