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完结

之用。

(己)“身终不还”以下八句桑田系世业,身终不还,职是之故,每家所有桑田,多寡不一,但国家分给桑田,则只依现在人口计算。假如甲家已有桑田四十亩,现在应受桑田者仅得一人,则为盈二十亩,类此者不须重新给以桑田,而盈出之廿亩亦不收回,所谓“有盈者无受无还”也。又假如乙家只得桑田廿亩,现在应受桑田者计三人,则为不足四十亩,政府应补足之。惟是盈廿亩者可将此盈数卖去,但不能卖出应有之廿亩,不足四十亩者(如政府补给不足时)可买足此数,但不能溢出四十亩之外。凡此皆就桑田言之,全与露田无关(最近《新史学通讯》六月号刘尧庭所释略同)。

《魏·志》尚有一不明之点,即奴婢之桑田还否。据余揣之,似当依露田例“随有无以还受”也。

后人或称元稹均田,亦不可不附带辨明。考周显德五年,世宗欲均田租,以元稹均田表制素成图,遍赐诸道;(《通鉴》二九四)今考元稹在同州刺史任上奏均田状称:当州两税地“并是贞元四年检责,至今已是三十六年,……近河诸县每年河路吞侵,沙苑侧近,日有沙砾填掩,百姓税额已定,皆是虚额征率。其间亦有豪富兼并,广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税二三。……臣遂设法令百姓自[235]通手实状[236],……便据所通,悉与除去逃户荒地及河侵沙掩等地,其余见定顷亩,然取两税元额地数,通计七县,沃瘠一例,作分抽税。”(《长庆集》三八)核其实乃是均租,不是均田,陈伯瀛《中国田制丛考》说同。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