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3章完结

〇长安 天宝二年,韩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门,置潭于西市以贮材木。*k~a¢n^s_h^u^j`u~n·.?c^c\大历元年,黎幹自南山开漕渠,抵景风、延喜门入苑以漕炭薪。

高陵 宝历元年,刘仁师改古白渠水道。

蓝田 武德六年,颜昶引南山水入京城。

郑 西南廿三里有利俗渠引乔谷水,东南十五里有罗文渠引小敷谷水,支分溉田,皆开元四年姜师度疏故渠,又立堤以捍水害。

华阴 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天宝三载韦坚开。

朝邑 北四里有通灵陂,开元七年,姜师度引洛堰河,溉田二千余顷[29]。

韩城 武德七年,云得臣自龙门引河,溉田六千余顷。

宝鸡 东引渭水入昇原渠,通长安故城,咸亨三年开[30]。

虢 东北十里有高泉渠,如意元年开,引水入县城;又东北有昇原渠(见前),引汧水至咸阳,垂拱初,运岐陇水入京城。

汧源 有五节堰,引陇水通漕,武德八年姜行本开。+l!u′o·q!i-u/y!d!.*c^o+m+

中部 州郭无水,东北七里有上善泉,开成二年,张怡架水入城以纾远汲。

灵州 元十五年李晟开决光禄旧渠,溉田千余顷。(《旧书》一三三)

回乐 长庆四年开特进渠,溉田六百顷。

会宁 开元七年,安敬忠筑黄堰以捍河。

朔方 贞观七年,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溉田二百顷。

九原 有陵阳渠,建中三年浚以溉田。有咸应、永清二渠,贞元中李景略开,溉田数百顷。(以上关内道)

〇河南 有洛漕新潭,大足元年开以置租船。龙门山东抵天津有伊水石堰,天宝十载裴迥置。

梁 东廿五里有黄陂,南北七里,东西十里,隋朝修筑,有灌溉之利,隋末废坏,乾封初增修。

陕 有南北利人渠,贞观十一年开[31]。广济渠,武德元年长孙操引水入城以代井汲。

弘农 南七里有渠,贞观元年,元伯武引水北流入城。

汝阴 南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润水溉田二百顷,永徽中柳宝积修。+b¢o+o_k′z¨u¢n¨._c+o?m~

下蔡 西北百二十里有大崇陂,八十里有鸡陂,六十里有黄陂,东北八十里有湄陂,皆隋末废,唐复之,溉田数百顷。

长社 绕州郭有堤塘百八十里,高瑀立以溉田。

西华 有邓门废陂,神龙中张馀庆复开,引颍水溉田。

褒信 有故玉梁渠,开元中薛务增浚,溉田三千余顷。

开封 有湛渠,载初元年引汴注白沟以通曹、兖赋租。

陈留 有观省陂,贞观十年刘雅决水溉田百顷。

连水 有新漕渠,南通淮,垂拱四年开,以通海、沂、密等州。

盱眙 有直河,太极元年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

锺离 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符离 有隋故牌湖堤,灌田五百余顷,显庆中复修。

虹 有广济新渠,开元廿七年齐澣开,自虹至淮阴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运,既成,湍急不可行,遂废。

北海 长安中窦琰于故营丘城东北穿渠,引白浪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号窦公渠。

即墨 有堰,贞观十年仇源筑以防淮涉水。

莱芜 西北十五里有普济渠,开元六年赵建盛开。

朐山 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杜令昭筑。

承 有陂十三,蓄水溉田,皆贞观以来筑。(以上河南道)

〇虞乡 有涑水渠,贞观十七年薛万彻开,自闻喜引涑水下入临晋。

龙门 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贞观十年筑。东南廿三里有十石垆渠,廿三年长孙恕凿以溉田,亩收十石。西廿一里有马鞍坞渠,亦恕所开。

临汾 东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德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贞观十三年溃坏。永徽二年,李宽自东廿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陶善鼎复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乾封二年堰坏,乃西引晋水。

绛州 德宗时刺史韦武凿汾水灌田万三千余顷。(《新书》九八)

曲沃 东北卅五里有新绛渠,永徽元年崔翳引古堆水溉田百余顷(参拙著《〈绛守居园池记〉集释》五三八页)。

闻喜 东南卅五里有沙渠,仪凤

不想错过《隋唐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