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子家 唐代几无较为完整之哲学著述,柳诒徵云:“吾国思想高尚之人,遂多入于彼(佛)教,披六朝隋唐历史,凡墨守儒教者殆无大思想家,以此也。^1,7?n′o·v~e?l+.\c^o/m,”[37]
4.算学 王孝通《缉古算经》成于武德九年,李淳风为之注,乃后世立天元术所自本。
5.医学 上古喜用毒药以治病,与印、伊之用苏摩相同(见前廿三节二一六页注①),《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鹖冠子》“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刮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又《吕览·说山训》“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皆其义也。自斯之后,世有述作,梁陶弘景始合《神农本经》及《名医别录》而注解之。显庆四年,苏敬[38]苏氏实名敬,可以《宝刻丛编》三及九证之。等撰《新修本草》,外附药图及图经,同时,甄立言[39]有《本草药性》,孙思邈(卒永淳年)有《千金方》及《千金翼方》,武后时,孟诜(卒开元初)有《食疗本草》,开元中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天宝十一载,王焘著《外台秘要》,皆著名之作品。!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本草拾遗》著“豌豆疮”之名,或云南齐时(四九五)自西域传入,天宝七载进方中有以兔皮疗豌豆疮方,说者谓即今之天花[40]。
唐制,太医署医博士以医术教授诸生,分而为业:一体疗,二疮肿,三少小,四耳目口齿,五角法。针博士教针生以九针为补泻之法(针名有九,应病用之)。按摩博士教按摩生以导引之法,损伤折跌者正之。贞观五年,诸州治设医学。开元十一年,以远州医术全无,民病毫无恃赖,令各州置医学博士一员,同年又颁示《广济方》。廿七年敕十万户已上州置医生二十人,十万户已下置十二人,各于当界巡疗。天宝五载,令郡县长官选《广济方》之切要者录于大版上,就村坊要路榜示。
自长安年起,置悲田坊收容贫病,设使专知。开元廿二年,断京城乞儿,悉令病坊收管。会昌五年毁佛,以悲田名称出于释教,改为养病坊,两京量给寺田拯济,诸州府酌留七至十顷。(《会要》四九)
太、高二宗尝饵婆罗门药,刘禹锡有《赠眼医婆罗门僧》诗,(《梦得集》七)此则印度医术输入之可征者。
6.小说 《汉·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道也。?齐~盛+暁′税?惘· ¢罪~辛′彰′节*庚?欣\哙?”附著《伊尹说》等十五家,体裁如何,均不得而详。若有意创作之小说,则晚至唐代,始逐渐扩展,日人盐谷温仲将唐人小说分作四类:(1)别传,如《海山记》、《迷楼记》、《李卫公别传》等,记史外之逸文。(2)剑侠,如《虬髯客传》、《红线传》、《刘无双传》等,记武侠之故事。(3)艳情,如《霍小玉传》、《李娃传》、《会真记》等,记恋爱之经过。(4)神怪,如《柳毅传》、《杜子春传》、《南柯记》等,记神怪之奇谈[41]。刘开荣云:“十有八之传奇小说也必加入一段议论,写在故事的后面,作为结束。这种小说体裁在世界小说里也很希有。”[42]按唐人小说实脱胎于史之列传,故依然袭用传、赞、论之体裁,《聊斋志异》作者所由以异史氏自命也。
传奇之名,昉自晚唐裴铏(高骈从事)之《传奇》,宋人乃应用于诸宫调弹词,元人用于杂剧,明人用于戏曲之长者,其名凡数变矣。
7.集注 为后世文人所宗者有李善《文选注》及五臣(指吕延济、刘承祖男良、张铣、吕向及李周翰)合善之注则统为六臣注。
附论藏书
隋世承北周之旧,卷止万余。开皇三年,搜访异本,每卷给绢一匹,召工书之士书之,写定即归故主,增至三万余卷[43]。唐初考定见存,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有八万九千余卷[44]。(《隋书》三二)开元初命官整比,都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其外释、道二家九千五百余卷[45](《旧书》四六)。两京各一本,分藏四库,皆有识别;经库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同上四七)禄山之乱,亡散殆尽。此后屡诏搜罗,增至七万余卷,僖宗朝一再散失,及迁都洛阳,所存已不足一万矣。(同上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