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潸然泪下。高宗根本不吃这一套,让侍卫将其拉了出去。韩瑗仍不罢休,再次上疏,但不管他如何上疏,高宗根本听不进去。
韩瑗甚至在他的奏章里直接用“妲己倾覆殷之社稷,褒姒灭赫赫之宗周”这样的句子。武则天若是妲己、褒姒,那么高宗皇帝又岂能逃脱亡国之君的骂名?
以前和韩瑗共同反对为武则天专设“宸妃”的中书侍郎来济也上疏进谏:“王者之后,必慎选名门深闺淑女。以贱妾为后,将绝灭皇统,倾覆社稷……”这样的话,武则天又怎会不介意?尤其是“贱妾”那样的字眼,像一把刀子戳痛了她的心。
立后之事遭到那么多宰相的坚决反对,高宗皇帝难道真就毫无顾忌?就当时的势力和影响而言,敢和他这个皇帝公开叫板的,只有长孙无忌和李勣。长孙无忌就不用说了,李勣也是开国功臣,是顾命大臣。可眼下,他是只顾自己的命,根本顾不上别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