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年羹尧作为高级官员子弟,对清王朝的统治应有较强的认同感,是王朝自己培养的青年俊杰。
年羹尧自己娶过两任妻子,第一任是大权臣明珠的孙女、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女儿——叶赫那拉氏。按理说,年遐龄虽然做到了署理总督,但毕竟只是靠个人奋斗上位的普通行政官僚,又是汉军旗人,且年羹尧本人还是庶出,和康熙年间红得发紫的权相明珠够不上门当户对。不过,明珠是个慧眼识才的伯乐,他大约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羹尧入仕前后——就相中了这个卓尔不群的小伙子,并很快将孙女嫁给他。没过几年,纳兰小姐病逝,明珠不愿意断了这门好亲戚,遂再次做媒,将自己夫人娘家的一位姑娘——英亲王阿济格一系的宗室格格介绍给年羹尧做继妻。
年羹尧与两位夫人的感情都比较融洽。康熙四十五年(1706),他的原配纳兰夫人的婶母、明珠第三子揆方之妻淑慎郡主(郡主为康亲王杰书之女)病故,揆方邀年羹尧为亡妻撰写墓志铭。其时,纳兰夫人已经去世,年羹尧忆及夫人生前所述娘家旧事,娓娓道来,末称:“余之执笔不禁泫然者,则以安仁奉倩,相怜同病,凄其旧雨,昔梦重温,盖余妻之墓,已有宿草久矣!”意思是说:“我今天为揆方公的爱妻撰写墓志,执笔挥毫时想起我的亡妻,不禁黯然泣下。魏晋时与妻子恩爱的潘安、荀粲同病相怜,现在我与揆方公怀念妻子的凄楚心情也是一样的。想想我的妻子啊!坟前已经长满了旧草。”言辞间颇见伉俪情笃。两年后,揆方病故,明珠又命年羹尧为“情好最笃”的揆方撰写墓志,足见明珠对这个前孙女婿的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