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在位仅13年(1723—1735),他是玄烨的第四个儿子,关于他得位缘由迄今说法分歧。有的史家说他杀害其父后篡改遗诏攫夺了帝位,以防他的兄弟先下手;也有史家认为他继承大统得自玄烨的最终选择。不管怎么说,他的宝座是经激烈争夺才得到的当是事实。胤禛亲历帝位之争而终于如愿以偿,不能不证明他的心术手段确实不同凡响。在清入关后的10代帝王中,胤禛是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45年的藩邸生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他的帝王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皇父统治全国的务实作风,使他深受教益。即位后,立志“以勤先天下”,励精图治,仍多所建树。政治上,积极整饬吏治,清理亏空,清除官场中积弊,使渐染贪黩风习的政局一时颇有振作气象。他继承康熙帝事业,加强对边疆地区统治,与俄罗斯签订《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中俄北部疆界;次第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西北准噶尔蒙古和西藏地方贵族的叛乱,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用兵西北的一个结果,是设立了军机处。在这以前,内阁是撰拟皇帝敕令、传递和保管奏折的政务机关。康熙年间,若干谕旨是由宫廷内的南书房草拟的。设立军机处,最初只是为了迅速机密地处理军务,以后则成为皇帝一手控制下处理军政要务的中枢机构,使专制皇权臻于极点,为以后历朝所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