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完结

临没有死,而是到山西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并以康熙帝在位时多次奉母后巡游五台山为依据。又说福临因痛悼董鄂氏,到北京天台山慈善寺出家为僧,以寻求慰藉,甚至指该寺中某和尚的肖像为顺治皇帝。这些当然是无稽之谈。但福临所为,开启了有清一代宗室贵族子弟参禅学道的风习,却是事实。

图23 慈善寺(北京市石景山区)燃灯古佛像

雍正帝胤禛少年时代喜读佛家典籍,在藩邸时结交僧侣,过往甚密。据说还请人代他出家为僧。他自称“天下第一闲人”,还把阐述佛家出世思想的《醒世歌》辑录在《悦心集》中。《醒世歌》宣扬万事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如说“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是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胤禛涉身争夺皇位的漩涡,难免不起看破红尘的念头。不过,他一面以嘲讽的态度对待“采花蜂”们“到头辛苦一场空”的无益,一面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对帝位的角逐,并且最终如愿以偿。可见,他散布出世思想,应寓有减少政敌攻讦倾陷的考虑。

然而,当他真正坐上皇位,于日理万机之暇,与佛教的关系不仅没有疏远,反而更加密切,态度也更为笃诚了。他自号“圆明居士”,又称“破尘居士”,在批写臣工奏折和下达谕旨中都谈及佛法,议论佛事。雍正十一年(1733),诏令天下高僧集会宫中,胤禛亲自说法,与众僧研讨经典。除他外,还有五位亲王,三位大臣。他编纂反映佛道思想的《御选语录》,把自称圆明居士的语录也编入。此外,他刊行了延寿和尚的《宗镜录》100卷,并着手重印佛经,但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才出版了其中的27种,汇成一集,书名《佛经二十七种》。又精造佛经20种,编为《经海一滴》6卷,付梓印行。这些都说明,胤禛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