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四月,直隶保定府一带连降暴雨,“数十年来所未遇”。山水过大,蠡县附近猪龙河决口三处灌入四野,麦田十伤八九,大田小苗多为泡伤。大水退后,各处保长并村佃陆续进县呈报“水灾青苗被伤大半,大半房屋倒塌被伤者不少,粮价昂贵不能度日各情”。直隶总督府奏准悬示:上地以五成完租,中地以四成完租,下地以三成完租。醇王府庄佃据此请求,按五成交纳。这本来已是按上地标准,但是却遭到王府催头松奎、兴泰的拒绝。他们认为这正是在主子面前邀功领赏、表示忠诚的机会,故强迫众佃按八成交纳。事成之后,他们在给福晋太太(王爷的夫人)的禀文中表功说:
奴才等与县官会商晓谕众佃:王府租项向来不论年成好歹,不能与民粮民丁同例,今以八成令尔等交租,此系格外宽恩,如再不允,定将汝等收县勘压、严加追惩。班上头目(指县衙差役)等又复再四劝谕,众佃等始皆勉强允从。本年租项均按八成收齐,于二十一日起程至二十七日回京。[147]
在数十年未遇到的水灾面前,秉承王府意旨的催头们对嗷嗷待哺的饥民竟没有一点怜悯之心,通过为虎作伥的县官与差役,将八成地租勒索到手,并如期返京。这些“见羊现凶相”的催头,催租时滥逞淫威,于是导演出一连串被逼者投河上吊、卖儿鬻女的悲剧来。官衙与王府沆瀣一气,使农民的租银源源滚滚流入贵族的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