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3章完结

洲佐领9个,旗鼓佐领12个,高丽(朝鲜)佐领1个,以及内管领20个。康熙三十四年(1695)增至满洲佐领15个,旗鼓佐领18个,朝鲜佐领2个,管领30个。[153]

内务府包衣人,除担任内廷供奉亲近差使,专供驱使外,亦如外八旗人,有按丁披甲的义务。其中,满洲、朝鲜佐领,披甲人各89(或90)名;旗鼓佐领,披甲人各59名;管领,披甲人各89名。[154]兵种为前锋、护军、骁骑,均分别编营。乾隆年间,内三旗护军营额兵1615人,前锋营额兵1114人,骁骑营额兵5250人。[155]均布列皇城内,各按旗分,星罗棋布,拱卫皇宫,是直接役属于皇室的亲兵。

内务府三旗的形成,是满洲皇帝独掌三旗,并在八旗中确立起经济、军事、政治绝对优势的产物,同时又保留着满洲社会早期农奴制的明显残余。

内务府机构庞大,组织兴旺,人员众多,它的工作范围虽然几乎无所不包,但始终是围绕着管理皇帝家族事务这样一个核心展开的。在不断繁衍增殖的皇族人口中,皇帝家族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于是清朝又建立宗人府,管理整个皇族事务。

历代王朝都设置有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和官员。唐、宋以来,设有宗正寺。明初设大宗正院,后改宗人府。清沿明制,于顺治九年(1652)设立宗人府,置宗令、宗人等官员。乾隆《大清会典》卷一说:宗人府“掌皇族之属籍,以时修辑玉牒,办昭穆序爵禄,均其惠养而布之教令。凡亲疏之属,胥受治焉。”这里的“亲疏之属”,是指所有的皇族,从与皇帝血缘关系较近的宗室直到关系疏远的觉罗。从户籍管理到袭封注册,从衣食田宅到婚丧嫁娶,从教养挑补到赏罚黜陟,举凡皇族生活中一应事务,几乎都在它的管辖之下。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