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0章完结

耆英历仕道、咸两朝,罢官家居后,曾大书一联悬于客厅,上联“先皇(道光帝)奖励有为有守”,下联“今上(咸丰帝)申斥无才无能”,故意让来客观看。¨7~8*x,s\w?.+c,o*m,此联轩轾两朝,显露不满,结果被人呈报。据说是自取杀身之祸的原因。耆英之死,不过充当了清廷推卸责任的“替罪羊”。类似这样的昏昧庸臣,在以后的六七十年里多不胜数。

在清季宗室亲贵中,庆亲王奕劻是贪黩纳贿的代表。他历仕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长期秉权枢要,获世袭罔替亲王的殊荣。直到宣统三年(1911)四月,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又任内阁总理大臣,主管军国政务,权力很大。奕劻滥用权势,广收苞苴,集聚起万贯家财。光绪三十年(1904)三月,御史蒋式瑆参奏奕劻及其子贝子载振说:户部设立银行,招商入股。臣风闻上年十一月庆亲王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若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巨款,请命将此款提交官立银行入股。¨k`e/n`k′a*n*s+h·u′.¢c¢o^m/[54]奕劻父子虽卖官鬻爵,贪贿性成,恶名昭彰,却未被言官参倒,足见其权势之大。

图45 庆亲王肖像(首都博物馆藏)

光绪三十二年,改商部为农工商部,仍以载振为尚书。第二年,命奕劻兼管陆军部事。东三省改设督抚,以直隶后补道段芝贵署黑龙江巡抚。御史赵启霖参奏:段芝贵善于迎合,上年贝子载振往东三省,道经天津,芝贵以一万二千金鬻歌妓以献,又以十万金为奕劻寿。赵启霖不但未能参倒载振,自己反而因“妄言”落职。全国舆论大哗。载振迫于压力,具疏辞职。据说疏词由名士唐文治代笔,中有“所虑因循恋栈,贻衰亲后顾之忧;岂惟庸懦无能,负两圣知人之哲。不可为子,不可为人。再四思维,惟有仰恳天恩,开去一切差缺。愿从此闭门思过,得长享光天化日之优荣;倘他时晚盖前愆,或尚有坠露轻尘之报称”云云。[55]仍旧以一副“孝子忠臣”的面目混淆视听。~萝?拉+小-税, ^蕞?新?彰′结*哽*辛^筷+

图46 商部尚书载振旧照

清末北京出版的一种石印画报,载有一幅讽刺奕劻的漫画。画中一个头戴双眼花翎朝帽、身穿袍褂的老头,手握一柄大耙,正在拼命搂取地上的银元宝。[56]这幅画生动地刻画出以奕劻为代表的满洲亲贵大僚,贪婪成性,搜刮民脂民膏的丑态。

宗室贵族的腐朽,是清王朝百务废弛、病入膏肓的明显征兆。一个庞大的王朝,单凭外力的冲击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崩溃的,更致命的还是内力的消耗。一旦它的统治者暮气弥笃,不思进取,进而蜕变为庸碌无能的社会赘疣,倾覆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三 诸制废弛

清季以来,国势陵夷,政治隳坏,与皇族有关的制度无不废弛。其中表现突出的,一为教育制度,一为赡养制度,一为土地制度。

(一)教育制度

咸丰帝在位11年,去世时其子年甫6岁。同治帝载淳6岁登极,19岁即魂归西天,身后无嗣。光绪帝载湉以4岁入嗣大统,在位34年,亦无子嗣。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帝)3岁入宫即位,临御三载而逊位。这种情况,为咸丰朝以前所无。因此,从奕以降,宫廷上书房就学者均为皇亲国戚,而无当朝皇帝子孙。与此同时,上书房制度也趋松弛。尽管一些近支王公子弟仍早早进入书房,但读书时间短,天亮前便放学回家。光绪年间进士并任京官19年的何刚德曾记其闻见云:“从前近支王公子弟,令在上书房读书。余带引见。进内时,天皆未明,即见小王公纷纷下学。”接着,何氏议论说:“儒者有三更灯火五更鸡之语”,“今则甫经上课,至五更鸡唱,则已回家安歇矣。是王子不能与人同也。”[57]这时的上书房教育,几乎已是虚应故事。

专为宗室、觉罗子弟开设的宗学、觉罗学也只是惨淡经营。据乾隆年间定制,左右翼宗学共有130人。同治九年(1870),大理寺官员王榕吉奉命稽察左翼宗学,发现就读学生“始而有二十六七人”,“自后十三四人”,“又自后一二人”,已不成

不想错过《爱新觉罗家族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