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溥偁,曾从溥仪小朝廷得到头品顶戴,任乾清宫侍卫。都是有名无实的虚衔。溥仪被迫出宫后,溥偁为维持生计,曾在京汉铁路局做短期职员,以后在家教书。因家境潦倒,万念俱灰,30多岁时便在王府花园的一棵大树上自缢身亡。溥偁去世后,遗孤数人由溥修照管,溥修是载津的继子,曾封镇国将军。他笃信佛教,经常往来雍和宫,每一次都大笔花销。自己没本事,又不能出去工作,只好典当祖产。他整天吃喝玩乐,经常把唱大鼓的人请到家中鬼混。由于支付不了过多的开支,佣人们被一个个辞退,最后只好由王府格格亲自下厨掌勺。等到金银首饰和硬木家具变卖一空,全家的伙食便由原来的四菜一汤降到吃大饼,啃咸菜。[49]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跑到东北,成立了“满洲国”。溥修到天津日租界静园上班,掌管溥仪遗留在那里的财产,每月从溥仪处得些补贴,全家人的生活稍有好转。但终因抵不住溥修流水似的花销挥霍,生活捉襟见肘。溥修想出将全家迁往天津的主意,目的是出卖王府园木。民国21年(1932),溥修将王府后花园木料卖掉,得大洋1万元。王府后来交载瀛的第五子溥僩。他承袭固山贝子,终日挎枪走马,不务正业,最后只好把王府剩余部分卖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