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0章完结

(三)政区的幅员和边界

幅员和边界作为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的两个主要因素,在新疆乡土志中的记载颇多。¢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新疆乡土志稿》所收集的44部乡土志中,有边界和幅员记载的有38部,其中有20部不但对整个政区的边界给予记载,而且,对本区域所辖各乡、区、庄的方位和范围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譬如,《迪化县乡土志》就对本境的边界和幅员都有记载,“查迪化自县城至磨河,距城一百二十里,与阜康所属博克达山接界。西自头屯河,距城八十里,与昌吉县接界。南自阿勒塔其河源,距城一百四十里与喀喇沙尔接界。北自白家海子,距城二百一十里与科布多所属大戈壁接界。东北与沙梁,距城二百三十里与阜康县接界。东南至雅儿岩,距城四百一十里与吐鲁番厅接界。西南至绣沙达坂,距城一百一十里与朱勒都斯并昌吉县接界。西北至沙梁,距城三百里与昌吉县接界。东西距城二百里,南北距城三百五十里”注480。这条关于迪化的四至八到的记载,不仅说明了当时迪化县的边界,而且通过距离也给我们提供了其幅员。尤为难得的是,它还用经纬度对其幅员进行了说明:“经度自二十六度至二十七度五十四分,纬度自四十三度五分至四十四度五十五分。?墈+书·屋/ `哽-薪?蕞¢筷?”与今天的经纬度表示相比虽有一些误差,但在当时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导的乡土志的编撰中,已实属难能可贵。也有的乡土志仅仅说明了边界,并没有说明其幅员情况,如《吐鲁番直隶厅乡土志》:“厅在省治东南五百里,东至京师七千九百三十里,东界鄯善县,东南界甘肃敦煌县,南界罗布淖尔,西南界库车州,西界焉耆府,西北界迪化县,北界阜康县,东北界奇台县。”注481这样并不能具体说明其幅员,对其边界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所以,我们在研究吐鲁番直隶厅的历史政区幅员时,还需要结合其临近县区的幅员及其地图,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其具体的管辖范围。还有的政区在记载时,通过所管辖区域和四至八到的距离来说明当时的幅员情况,如《奇台县乡土志》的记载就尤为详细,不但记载了整个县政区域的边界,而且就所辖村庄的区域范围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尽管如此,各乡土志对政区的幅员和边界的记载,仍然存在一些欠缺。一是记载仅有文字说明,致使区域界线仍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二是政区所辖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在乡土志中没有得到反映。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研究该时期各政区的幅员和边界时,要结合各政区地图,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其变迁过程,并纠正错误认识。/如!雯.网^ *已`发`布~醉′辛~彰¨結`

二、历史聚落地理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古代指村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它是由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其结构和形态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注482一般来说,聚落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我们主要研究其类型、形成、发展及分布规律。注483聚落地理的研究,在新疆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揭示出天山南北疆聚落的形成历史、分布、民族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二是聚落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分布规律研究可以反映当时新疆的社会状况。此外还可以反映出南北疆社会差异及民族生活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甚至民族的迁徙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新疆乡土志不仅记载了聚落的名称和分布,而且就其基层政权管辖范围的记载也尤为详细。这就为我们研究清代新疆聚落地理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史料。

(一)乡村聚落的名称及其分布

就聚落名称而言,南北疆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北疆的聚落居民大部分是从内地迁移过去的垦户,其村名仍保持原来的命名方式,主要根据河渠、屯垦、粮储的顺序、地形、驿站、村落最早的家族大姓及最初的人户数目等。如阜康县:“在县境之内略分二十八区:曰甘泉铺,曰九运街,曰兵户,曰头工,曰五运,曰七运,曰十运,曰东八运,曰五工梁,曰土墩子,曰滋泥泉,曰商户沟,曰中沟,曰梭梭沟,曰八户沟,曰东泉,曰西泉,曰南泉,曰二道河,曰东渠,曰西渠,曰四十里先子,曰黄山街,曰黄土梁。堡渠街梁义皆易明,考运之由名则曰犹之乎村庄耳,诸父老皆能言其义,而不能道其详。”注484其中的头工、五工梁就是驻军屯田储备粮食的地方,日久聚成村落,按顺序依次称之;西泉、二道河、东渠等,实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