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完结

地又当通衢,除在城官兵一千七百余,计满汉军民男妇大小约有三万余人”注525。当时,县、村也有军事人员驻防,“县驻分防守一员,千总外围各一在城东郊,把总一员驻滋泥泉,均济木萨参将属。光绪三十一年,已革巡抚潘效苏以北境空虚,于县东百里之滴水沟,北六十六七里之高湖浪,各设卡房一,卡弁外委一,兵十,两卡西于梭梭堆东北,于五个泉会哨,以资巡防而卫地方”注526。

卡伦、牌博及驿站

作为军事驻防重要地区,卡伦、牌博和驿站也是军事设防的主要措施。对于卡伦、牌博和驿站的研究也是历史军事地理的主要内容。新疆处于西北边疆,在陆路上与沙俄有很长的边界线,设有不少的卡伦。这些仅在《伊犁府乡土志》、《乌什直隶厅乡土志》和《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中有所记载;《哈密直隶厅乡土志》和《镇西厅乡土志》对本境的驿站名称、数量、军事配置、供给、装备和经费等方面给予了记载,其余无涉及。《伊犁府乡土志》载有12处卡伦的名称及相互间的距离,但对其经纬度、军事情况却没有说明;而《英吉沙尔直隶厅》的记载则更为简略,“西四成各有卡伦附城,或百数十里,或二三百里,卡伦外则布鲁特部落错杂而居,葱岭介支干之中,逾山而东,乃达喀城,本中外天然界线,若南自英吉沙尔,北自布鲁特界,按照卡伦地址,改筑边墙,于冲要处间以碉堡,则长城屹然,形势顽固,界限分明,尤为百世之利”注527。在《伊犁府乡土志》中,还有关于牧界、牌博、驿站等的记载。“一牧界在府西博罗塔拉一带,系察哈尔营左右两翼游牧地方;一牧界在府东喀什河北一带,系额鲁特营右翼游牧地方;一牧界在府南特克斯川一带,系额鲁特营左翼游牧地方。”此外,对与沙俄边界所设立的33号牌博和13处驿站的地理位置也给予了记载。注528《乌什直隶厅乡土志》记载了与沙俄共立界牌5处:齐恰尔大坂、库喀尔塔、别叠里大坂、贡古鲁山、乌鲁山,记载了13处卡伦的名称及方位。注529虽然其记载较为简略,但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卡伦分布、界碑设立及游牧情况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总之,通过这些资料,再参照乾隆年间所设立的卡伦史料,二者加以对比,对研究清代西北边疆盈缩也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按伊犁舆图,自光绪九年与俄罗斯勘定界务,西边界连俄国。经前将军金忠介公奏请,新设沿边卡伦三十处,从前旧卡伦大半废弛或划入俄境。”注530可见,新疆乡土志对于研究西北边疆军事地理的变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