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8章完结

从上叙述可见,这部志书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版的前志基础上发展、增补而成,内容细致具体。-咸^鱼?墈-书. ·庚_辛·嶵*全·《江苏旧方志提要》在提要(乾隆)《镇江府志》、订正《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错误时认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高龙光是重印张九征志,“既未增补,也未重修”注562。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值得进一步商榷。

三、内阁文库藏本与人大本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为康熙十三年刻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著录为:(清)高德贵修,高龙光增修,张九征纂,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这里的“德”明显是“得”字之误。

首先,从版式上看。人大藏本高25.6cm,宽16.6cm。版框高22.7cm,宽14.2cm。其边栏、版心、行款与内阁文库本同。下书口是否镌刻有内容标题尤当引起注意。如卷4,内阁文库本第3~6页下书口镌有 “一城隍”、“二城隍”、“三城隍”、“四城隍”,第7~9页镌刻“城隍”,第10~15页刻有“—风俗”、“二风俗”……“六风俗”;人大本第3~8页、第12~17页同,但第9~11页无镌字。,3/3.k?a¨n~s_h,u¨.\c`o-m_卷15学校,卷16公署、武卫,卷17秩坛、庙祠,卷20寺观,卷21陵墓,两个本子均镌有“学校”、“学”、“斈校”、“校”、“斈”、“公署”、“署”、“武卫”、“武”、“一秩坛”、“二秩坛”、“三秩坛”、“四秩坛”、“一庙祠”、“三庙”、“四庙”、“五庙祠”、“七庙祠”“八庙祠”、“九庙祠”、“十一庙祠”、“十二庙祠”、“十三庙祠”、“十四庙祠”、“庙”、“十六庙”、“寺观”、“寺”、“寺额”、“陵墓”等字。+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

其次,从体例上看。分卷与各卷类目名,无凡例,每类目前有小序,正文叙事先府后丹徒、丹阳、金坛县,人大本与内阁文库本相同。但人大本卷首序为刘鼎序、张九征序、孙汝谋序、高得贵序,与内阁文库本排列依次稍异,也无内阁文库本的高龙光序、续修镇江府志姓氏、历代分隶沿革世表。人大本还增加了溧阳县,但极不平衡。从理论上讲,既然溧阳已是镇江府的一部分,理当统一谋篇布局,各类目均应当记有溧阳县的内容。可从文本分析,除建置沿革、城池、山水、户口、赋役、遗事外,学校、公署、秩坛、庙祠、津梁、宫室、寺观、陵墓、古迹、宰贰、师儒、军镇、封爵、举辟、进士、乡贡、国系、 名宦、列女、祥异等类目,基本上都没有设置溧阳县。

又次,从内容上考察。其一,人大本沿袭内阁文库本的占大部分。如卷1疆域下之沙镇,内阁文库本记载了丹徒县开沙、当江沙、吴家沙、商家沙、小沙等7个沙,江口镇、丹徒镇、新丰镇、大港镇、丁甪镇、高资镇等6个镇,丹阳县张珏沙、仁济沙等2个沙,延陵镇、吕城镇、丁桥镇、珥村镇、埤城镇等5个镇,金坛县郭下镇(今废)1个镇;卷10赋役,五国朝新制:府田地大总、丹徒、丹阳、金坛田地、府户口人丁大总、府田地人丁银两大总、府属本色麦米大总等;卷24刺守,内阁文库本从晋记到清,单清知府有赵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