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著录为高得贵修,高龙光增修,张九征、何洯等纂,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人大本为康熙二十四年刻本的乾隆初增补本。(康熙)《镇江府志》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既体现了《大清一统志》纂修对方志的影响,又反映了清代地方官绅对“本土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视。
《清史稿·地理志》正误一则注574
施 剑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65《地理十二》浙江镇海县下云:“又东迳招宝山,抵钳口门,道光二十一年英兵舰由此登岸,其东蛟门,西虎蹲,并称天险。又东穿山所,临黄歧洋。又东崎头角,临崎洋。头长、跳嘴山扼其口,并为郡东要害。”注575此处“临崎洋”与“头长、跳嘴山扼其口”中的“崎洋”、“头长”、“跳嘴山”三处之断句不仅可资商榷,且原文之次序亦有倒置。笔者检阅有关《清史稿》地理志部分的研究论著,发现这些论著对此皆未有指正注576,而由台湾学者集体完成的《清史稿校注》对此也未能纠谬注577,今笔者结合相关地理志书、古舆图等史料对这一段文字的倒置、标点拟作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