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完结

门景山》,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1册,181~182页。

注288 《复李次青》,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1册,400页。

注289 作者单位,林玉茹,“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畏冬,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本文的完成,特别感谢“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及刘淑慎小姐之协助。又本文曾于2011年11月25日,于“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主办的“2011明清研究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与谈人李文良教授及与会来宾、《台湾史研究》的两位匿名审查人均给予诸多中肯而精辟的建议,谨此致谢。

注290 参见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1页,台北,“中研院”社会所,2001。

注291 参见王慧芬:《清代台湾的番界政策》,38页,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0。

注292 参见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68~69页,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2001。

注293 参见上书,131页。

注294 参见《清奏疏选汇》,《陈台湾事宜疏》,见《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41页。

注295 其演变过程参见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 65~116页;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第一部,33~275页。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