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完结

注267 参见黄素真:《清代番屯政策与鹿谷乡清水沟溪下游的区域性》,载《地理研究》(台湾)第44期,2006年5月。,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

注268 参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集刊》,2008(4)。

注269 《奏为台湾连界埔地现饬上紧清厘恭折奏请圣鉴事》,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59辑,308~309页。

注270 《沈文肃政书续编》,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3册,收入《台湾文献汇刊》第四辑第五册,516页,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注271 藏所不明。见北京保利2007秋季拍卖会之乾隆艺术夜场拍卖品。

注272 藏所不明。见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2002春季拍卖会拍卖品。

注273 《沈文肃政书续编》,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3册,515~517页。

注274 (清)王元稚辑:《甲戌公牍钞存》,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73页。

注275 同上书,104页。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注276 同上书,113页。

注277 参见蔡义南:《沈葆桢闽抚驻台政策之研究》,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硕士在职专班论文。

注278 参见《清德宗实录》卷7:(光绪元年)“夏四月……督办船政大臣沈葆桢奏:派艺童随同日意格出洋游历,允之。”又,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前奏饬洋将日意格归国采购挖土机船等件,重洋万里,前导有人。往时本有遣发艺童出洋之议,乘此遴选生徒,偕同涉历欧洲,开扩耳目;既可以印证旧学,又可以增长心思,于船政未必无益。经星使于船厂前学堂内选出魏瀚、陈兆翱、陈季同等三人,后学堂内选出林泰曾、刘步蟾等二人,随同日意格游历英吉利、法兰西等国,俟机船铁胁新机购便时,仍随日意格同归,亦一宗妙举也。”(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50页)。

注279 参见贾熟村:《赫德与日意格》:沈葆桢奏准派日意格赴法购挖土机船等,并带船政学堂学生出洋游历。6月25日(光绪元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国海关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向赫德报告说:“日意格来过这里——我指的是伦敦。+齐¢盛_晓¢说*惘¢ ~首-发?”载《东方论坛》,2009(3)。

注280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湾海防档》《丁、电线》(上)169,见《台湾文献丛刊》第110种,183页。

注281 张斯桂的详细情况见龚缨晏:《张斯桂: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

注282 沈葆桢:《沈文正公政书》卷4,《续陈轮船工程并练经历南北洋各情形折》,转引自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辑。

注283 《清史稿》卷460,127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注284 (清)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16页。

注285 。该图即绘其事。第3《卑南生番归化图说》绘记卑南抚番之事。其文曰:“卑南生番虽未经兵燹,自闻牡丹社为倭人所戕,颇惊恐。同知袁闻柝饬通事传谕招抚,辄相率来归,导我军开路入山驻扎。其性颇愿朴,汉人之在其地者,未尝戕害。头目胸前亦悬大银牌,但有上衣而无下裤,皆以布或皮围之。谕以剃发归化,无不乐从。赏以红羽毛马褂、银牌,尤欢忻鼓舞。”据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载: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牡丹社之北可通卑南觅,其番社七十有二,约丁壮万人。闻倭将暗遣人勾卑南番目陈安生,因立派袁同知闻柝招之。立(即)剃发来郡;赉以银牌、衣物,以原船遣归。其地正对凤山,膏腴远过琅,正倭奴所垂涎”(清)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33页。

注286 《台湾私法物权编》,见《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1712页。

注287 《致罗军

不想错过《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