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完结

科记考》确定部分文臣中举的具体年代。徐松:《登科记考》(全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贾黄中显德三年举进士,时年十五岁。又《书录解题》作十六岁。参见《登科记考》卷26。

④吕文仲(?—1007),南唐进士,《宋史》卷296有本传。宋绶《吕侍郎文仲传》云:“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转著作郎。”(《新安文献志》卷94上)

⑤舒雅,宋绶《舒馆直雅传》云:“舒馆直雅,字子正,歙县人,南唐时以贡入金陵。……自太平兴国中编纂《文苑英华》,淳化中校《史记》、前后《汉书》,至道中修《续通典》,校定《周礼》、《公羊》、《谷梁》传疏及别纂《孝经》、《论语》正义,咸平中校七经疏义,雅必预焉。”(《新安文献志》卷94上)

谈到科举考生对儒家典籍的需求,我们且以五代明经、童子两科为例。当年明经、童子两科考生人数众多。仅明经一科,据后晋礼部侍郎张允所说,每岁参考之人“少至五百以上,多及一千有余”。明经、童子均以考试儒家经典为其考试内容。又据张允介绍,当时“明经者悉包于《九经》、《五经》之中,无出于《三礼》、《三传》之内”,而童子则是“止在念书,背经则虽似精详,对卷则不能读诵”。如此来看,无论明经、童子,欲考中此两科的考生必须通过借阅、获赠、抄写,或者购买等方式备有儒家典籍,其中首选书籍自然是《九经》、《五经》等常用典籍。虽然明经、童子诸科在天福五年之后皇帝敕文令其停考,然而开运元年八月,迫于形势,国家不得不重开明经、童子科考试。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