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苏州、杭州、睦州、越州、婺州、衢州、温州、宣州、歙州、池州都是著名的造纸地区。当时整个江南地区共有11州生产纸张,在3道16州中占68.75%。其中浙西6州有4州出产纸,占本道总州数的66.67%;浙东7州中有4州出纸,占本道总州数的57.14%;宣歙3州,每州都生产纸。江南造纸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今安徽南部的宣、歙、池地区、浙北的杭、越地区、浙西南的衢、婺地区、苏南的苏、常等四个地区。(56)到了宋朝,造纸工业进一步发展。石谷风说:“由于国子监、各州府和民间书坊出版书籍增多。出版事业中心地点同时也是造纸业发达地区,如开封、成都、宣城、杭州和建阳即是。”(57)
据记载,唐五代大量的纸张都是麻制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衣服、鞋履等都是麻制的,而麻又存在于中国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北部和西部,所以,早期的纸张以麻为原料也不奇怪,乃至麻纸在唐代广泛用于书籍、官方文书和书画。《石林燕语》(卷3)亦云:“唐中书制诏有四:封拜册书用简,以竹为之;画旨而施行者曰‘发日敕’,用黄麻纸;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黄藤纸;赦书皆用绢黄纸,始贞观间。或云,取其不蠹也。纸以麻为上,藤次之,用此为重轻之辨。学士制不自中书出,故独用白麻纸而已,因谓之‘白麻’。今制不复以纸辨,号为白麻者,亦池州楮纸耳。曰‘发日敕’,盖今手诏之类;而敕牒乃尚书省牒,其纸皆一等也。”此后,由于纺织业的需要,制纸原料才渐渐为楮、藤、竹等所取代。(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