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完结

(23)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77)有“小注”曰:“印卖九经始此”。?s-o·s^o¢x!s!w*.*c·o+m+

(24)按:《金石录》(卷30)记载:“右《后唐汾阳王真堂记》,李鹗书。鹗五代时仕至国子丞,《九经》印板多其所书。”

(25)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版,第52页。

(26)[清]苏履吉:《敦煌县志》,曾诚纂,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242、243、90页。

(27)宋原放、李白坚、陈生铮:《中外出版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28)(美)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吴泽炎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3、34页。

(29)按照《挥麈录余话》(卷2)、《分门古今类事》(卷19)、[明]焦竑《焦氏笔乘》(续四)记载,可知当年科举以诗赋取士,毋昭裔才有借《文选》之事,后其刻印《文选》、《初学记》等书,表面亦是为了士人科举,然深层却影响了文学。*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

(30)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7页。

(31)祁国宏:《唐代类书的文学传播功能——以〈北堂书抄〉、〈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对屈宋辞赋的传播为例》,《新世纪图书馆》2007年第6期,第45页。

(32)[清]赵翼:《陔余丛考》卷28,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33)何易展:《试赋取士肇始新辨》,《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143页。参见[清]徐松:《登科记考》第2卷,中华书局1984版。

(34)闻一多:《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页。

(35)任爽、赵旭:《五代典制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7页。

(36)林其锬:《略论萧统为何钟爱陶渊明》,《镇江高专学报》2003年第2期,第11页。

(37)按:傅旋琮认为:“窦贞固的意思是说,自唐以来,进士试杂文(即试诗赋),都是从白昼起,到夜晚以三条烛尽为止;后唐长兴二年(931),改为只限于昼试,废止夜试。?微_趣~暁-税′ /更.鑫′罪¨哙.他认为,如只限于白天,举子们惟恐时间稽迟,不能专心精研,也就未能尽其才,所以还应按照往例,仍旧延长到夜间,以三条烛尽为止。”详见《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四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38)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55页。详见《五代会要》卷8、《册府元龟》卷608。

(39)[宋]洪迈《容斋续笔》(卷14)“周蜀九经”条记:“予家有旧监本《周礼》,其末云:大周广顺三年癸丑(953年)五月,雕造《九经》书毕,前乡贡三礼郭嵠书,列宰相李榖、范质,判监田敏等衔于后。”

(40)(美)宇文所安:《他山的石头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41)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8页。

(42)详见《宋史》(卷3);曹学佺《蜀中广记》(卷68)亦有载。

(43)详见《旧五代史》(卷116);又见《文献通考》(卷174)。

(44)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75页。

(45)按:此事在《新五代史·吴世家》中时间记载语焉不详。容易误为中和三年,实为光启三年。另,《资治通鉴》(卷257)亦载:“杨行密围广陵且半年,秦彦、毕师铎大小数十战,多不利。城中无食,米斗直钱五十缗,草根木实皆尽,以堇泥为饼食之,饿死者太半。宣军(秦彦军队)掠人诣肆卖之,驱缚屠割如羊豕,讫无一声,积骸流血,满于坊市。”

(46)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47)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