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当时的盛况道:“从中唐到宋中期,书价大约降低到从前的1/10(104)。儒、释、道经典全部出版。但它们并不是惟一的畅销书: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农业、医药和占卜专用书,笔记小说、别集、宗教经文和小册子,供地方行政官、科举考生以及任何希望撰写美文的人使用的类书。”(105)
叶德辉也说:“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当时士大夫言藏书者,即已视为秘籍瑶函,争相宝贵。观于尤氏遂初堂书目,复收众本之多。岳氏刻九经三传沿革例,折衷各本之善,则当时之风尚,概可知矣。”(106)北宋时期官私书籍的刊刻情形究竟如何?很值得我们梳理一二。
【注释】
(1)奚椿年:《中国书的源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按:有关专家的意见引文,参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22—3125页。
(3)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按:章太炎说此处的“一”,乃“统一”也。即仓颉能够使文字整齐划一,让人们接受并使用之。详见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小学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