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7章完结

(46)[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111《条约举人怀挟文字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零`点?墈_书! /嶵?歆_蟑?节!耕+歆¢快¢

(47)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81—185页。

(48)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60、61页。

(49)按:统计数字转引自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另一看法认为,“北宋时期新建的书院大约140余所”。详见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50)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73页。

(51)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52)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3页。

(53)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

(54)按:王夫之认为此事是宋学兴起的源头。/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详见王夫之《宋论》卷3。

(55)张围东:《宋代类书之研究》,《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初编5,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56)事又见《长编》卷433、《国朝诸臣奏议》卷75、《历代名臣奏议》卷4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引自《宋会要辑稿》第165册。

(58)韦兵:《日本新发现北宋开宝五年刻〈炽盛光佛顶大威德销灾吉祥陀罗尼经〉星图考》,《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59)李际宁:《佛经版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60)[清]江标:《宋元本书目行格表》卷下;[清]顾广圻:《思适斋集》卷7,清道光29年春晖堂丛书。

(61)[明]王志庆编:《古俪府》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全宋文》卷226。

(62)李际宁:《佛经版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63)叶恭绰:《历代藏经考略》,《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h_t·x?s`w_.*n′e′t~

(64)雍熙四年十月《贾黄中等纂神医普救方令付史馆刊板并赐器币诏》,引自《全宋文》卷66。

(65)宋太宗:《太平圣惠方序》,引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74,巴蜀书社1988年版。

(66)《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九。转引自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231,巴蜀书社1988年版。

(67)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239,巴蜀书社1988年版。

(68)辛仲甫:《委徐铉等雕造说文牒》,引自《说文解字》卷15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2《修书谬无赏》,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6、47页。

(70)《长编》(卷43)载:“(真宗咸平元年正月)初,李至判国子监,上言:‘本监先校定诸经音疏,其间文字,讹谬尚多。盖前所遣官,多专经之士,或通《春秋》者未习《礼记》,或习《周易》者不通《尚书》,至于旁引经史,皆非素所传习,以是之故,未得专详。伏见国子博士杜镐,直讲孙奭、崔颐正,皆苦心强学,博贯《九经》,问义质疑,有所依据。望令重加勘正,除去舛谬。’太宗从之。丁丑,蔡州学究刘可名又上言诸经板本多误,上令择官详校,因访群臣通经义者,至复以颐正对。上曰:‘朕宫中无事,乐闻讲诵。’因召颐正于后苑,讲《尚书大禹谟》,赐五品服。他日,谓辅臣曰:‘颐正讲诵甚精,卿等更于班行中选经明行修之士一二人,具以名闻。’自是,日令颐正赴御书院侍对,讲《尚书》至十卷。颐正,雍丘人也。”

(71)《宋会要辑稿·崇儒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又见《宋朝事实类苑》卷31;《长编》卷85。

(72)肖东发:《中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