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按:“国子监规定,图书校勘必须经过三道手续:凡一书校勘既毕,送覆勘官;覆勘既毕,送主判馆阁官,覆加点校。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三审三校制’”。详见李明杰:《宋代国子监的图书出版发行》,《出版科学》2007年第6期,第70页。
(73)白玉岱:《敦煌遗书与我国古代的图书翻译及抄写》,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第二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74)按:参见北宋书籍刊刻表。山西大学尚丽新综合清人陆心源、今人颜中其、汪俊对郭茂倩的生平考证,并引用傅增湘的结论,认为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刻本当是“刻于北宋末而印于南宋初者”。详见尚丽新:《宋本〈乐府诗集〉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5期,第59页。
(75)[明]高濂曾评价宋版书说:“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著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雅尚斋遵生八笺》卷14,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1989年版。
(76)按:李鹗,五代监本九经书写人之一。
(77)胡道静:《弥足珍贵的〈梦溪笔谈〉——写在沈括逝世900周年》,《自然杂志》1996年第1期。
(78)徐忆农:《活字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