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二则,其一云,沅州公使库重修整雕补到《续世说》一部,一十二卷一百五十八板,用纸三百一十六张……其一云,今具造《续世说》一部计火食等钱如后:一、印造纸墨工食钱共五百三十四文足,大纸一百六十五张,计钱三十文足,工墨计钱二百四文足,一褾褙表纸物料工食钱共二百八十一文足,大青白纸共九张,计钱六十六文足,面蜡工钱计二百一十五文足,以上供用钱八百一十五文足。
(7)明影宋绍兴十七年刻王黄州《小畜集》三十集一部,共八册计四百三十二版,合用纸墨工价下印书纸并副板四百十八张,表背碧青纸一十一张,大纸八张,共钱二百六十文足,赁板櫌墨钱五百文足,装印工食钱四百三十文足,除印书纸外,共计一贯一百三十六文足,见成出卖,每部价钱五贯文省。
宋代印刷价格与唐五代以前的抄写书价格相比,虽然缺乏同一参照比较,但是相对来说,由于印版书乃为大批量复制,不同于过去费时费力,一次仅能手抄一部书籍。故以同一售卖单位相比,宋代印刷一部书的价格应大大低于过去抄写一部书的价格。无怪乎叶梦得对比印刷前后书籍,也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亦精详。五代时,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板印行。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士大夫不复以藏书为意。”(40)印本价格的低廉,在客观上造成人们藏书数量和品种的增加,使藏书家数量也陡然多了起来。范凤书曾制表统计,相比于书籍抄写时代,宋代私家藏书仅万卷以上的大藏书家就有214人,约占宋代藏书家总数的1/3左右。(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