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7章完结

子》、《孙子》、《卫僚子》、《六韬》等也刻版印刷。(52)

最初,国子监雕印经史图书,印好之后,按例都要先送“诸王辅臣”一本,然后公开售卖。而国子监刻书售卖的收入归自己支配,不需要上缴国库。北宋国子监靠印书谋利,本是源于五代时的传统,然而这与北宋初年官吏俸禄微薄且没有现钱也有一定关系。《燕翼诒谋录》(卷2)载曰:“国初,士大夫俸入甚微,簿、尉月给三贯五百七十而已,县令不满十千,而三分之二又复折支茶、盐、酒等,所入能几何。所幸物价甚廉,粗给妻孥,未至冻馁,然艰窘甚矣。”《墨客挥犀》(卷1)载:“旧制:三班奉职,月俸钱七百驿券,肉半斤。祥符中,有人为题诗所在驿舍门,曰:‘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朝廷闻之,曰:‘如此何以责廉隅!’遂议增月俸。”同书还载有一事,曰:“尝有一名公,初任县尉,有举人投书索米,戏为诗答之,曰:‘五贯五百九十俸,虚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觅甚瓮。’熙宁中,例增选人俸钱,不复有五贯九百俸者,此实养廉隅之本也。”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