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赶印司马光的画像出售,而结果仍然是供不应求,以至于当时有许多坊间靠此获利倍于平时。这说明,北宋时期东京城内有多家雕印私坊并行存在,而且书籍等印品售卖活跃。此外,还有以下几则记载,可以证明这个判断。
《长编》(卷449)载有一事,元祐五年九月,右正言刘唐老又言:“伏闻知青州王安礼,在任污秽不法,人有仇之者,作赋以纪其事,诡用名氏,在京雕印,因兹流行,众议甚汹。以安礼之事迹,自当穷治斥责,然而造作语言中伤之事,此风亦非可长。若利害交恶之际,苟欲偿怨,竞为匿书,如是则递相倾危,臣恐人情之间,将有不安者矣。风俗所系,于此至重,今日之渐,宁可启之?臣今欲将王安礼事状从臣僚上言尽理根治外,其作赋雕印之人,下开封府立赏告捉施行。”
《东京梦华录》(卷3)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其“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寺东门大街皆是卖幞头、腰带、书籍等店肆。
《东京梦华录》(卷3)还有记载道:“日供打香印者,则管定辅席、人家牌额,时节即印施佛像等。”说的是每逢四时节令,东京街头就有印制施送佛像等物。另外,到了中元节,东京城还有印制出售《尊胜目连经》的(《东京梦华录》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