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与售卖。关于这个问题,其他证据可详见笔者《元稹模勒续考》一文。这里重点要说明的是印本之前,抄写书籍的售卖、布施的传播情况。
(三)官厅壁、驿亭壁柱题字等相对固化的文本传播方式
官厅壁留字的传播方式是旧任官员将自己任期的事迹、体会、经验及诗文等写于官厅墙壁之上,以便继任新官及旁人知晓。韩愈在《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中,最后留言曰:“愈乐是宾主之相得也,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而驿站驿亭留诗留字的传播方式则是古人将自己的文字留于驿站或驿亭的墙壁或廊柱之上,以便友人或往来的旅客观瞻传播。白居易与元稹就曾有一段亭柱留言的佳话。
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经过此处,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由此留下《蓝桥驿见元九诗》。诗曰:“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从诗中可知,自打蓝亭驿见到友人题诗之后,白居易打算此后沿途但凡到了驿亭,都要下马查找元稹的题诗。当时的文学就在这种类似于今天“留言栏”中得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