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宋人关于诗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注释】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2)按:本文这里所说的“理解”,是指文章作者与接受者通过媒介传播,在阅读那一刻所达成类似于感应互动式的接受与反应。参见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3)按:李元庆认为:“古人记谱疏略,不如现代乐谱那么精确,‘细腻小腔,纤巧唱头’是不记出来的。初学者如无人传授,径自按谱演唱,自然不能得其精髓。”袁青:《戒“按谱自读”今解》,《人民音乐》1963年第Z1期。又见伍国栋:《在传承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中国音乐》1997年第1期。
(4)(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5)同上,第27页。
(6)(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5页。
(7)佚名《历代三宝记》(引自《大正藏》No2034卷4第49页下)认为《四十二章经》与《孝经》相似。而梁启超《〈四十二章经〉辨伪》则认为其近似《道德经》。详见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按:又一说,《历代三宝记》(15卷)作者是隋人费长房。详见《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出版©授权CBETAJ输入及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