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3章完结

(5)《长编》(卷134)载,“庆历元年十二月己丑,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文总目》六十卷”。\如^闻·罔. -已¨发~布!蕞-芯\彰·结^欧阳修参与其事。

(6)《续资治通鉴》(卷45)载,庆历三年夏四月,“己酉,以馆阁校勘蔡襄为秘书丞、知谏院。初,王素、余靖、欧阳修除谏官,辞多激劝。三人者以其诗荐于帝,寻有是命”。按照《续资治通鉴》(卷47)记载:“(晏)殊初入相,擢欧阳修等为谏官,既而苦其数论事,或面折之,及修出为河北都转运使,谏官奏留修,不许。”

(7)《续资治通鉴》(卷46)载:“(庆历三年九月)赐知谏院王素三品服,余靖、欧阳修、蔡襄五品服,面谕曰:‘卿等皆朕所自择,数论事无所避,故有是赐。’……丙戌,命王洙、余靖、孙甫、欧阳修同编修《祖宗故实》。……辛卯,同修起居注欧阳修,请自今后,上殿臣僚退,令少留殿门,俟修注官出,面录圣语;从之。”

(8)《续资治通鉴》(卷46)载,庆历四年,欧阳修作《朋党论》反驳夏竦所论。!晓?税_宅¨ ¢哽+薪~蕞~筷+“于是为党论者恶修”。

(9)《续资治通鉴》(卷47)载,庆历五年,范仲淹、富弼等人既罢,欧阳修上疏为之辨诬。“疏入,不报,指修为朋党者益恶焉。”是年,欧阳修贬滁州。

(10)《续资治通鉴》(卷54)载:“(至和元年七月)戊子,以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欧阳修知同州。先是修守南京(今河南商丘),以母忧去,服除入见,帝恻然怜修发白,问在外几年,今年几何,恩意甚至,命判吏部流内铨。小人恐修复用,乃伪为修奏……修坐是出。修在铨曹未浃旬也。……初,欧阳修罢判流内铨……而宰臣刘沆亦请留修。戊申,命修刊修《唐书》。”

(11)《续资治通鉴》(卷55)载:“(至和二年)六月,己丑,以翰林学士欧阳修为翰林侍读学士,知蔡州,知制诰贾黯知荆南,皆从所乞也。……已而修及黯皆补外,殿中侍御史赵抃言:‘窃见近日以来,所谓正人贤士者,纷纷引去……又闻欧阳修乞知蔡州,贾黯乞知荆南府。·0!0·小`税/惘* +醉~薪+彰^結?哽*辛*哙-……伏望陛下勿使修等去职,留为羽翼,以自辅助。’知制诰亦以为言,修、黯遂复留。……庚戌,翰林学士、刊修《唐书》欧阳修言:‘自武宗以下,并无《实录》,以传记、别说考正虚实,尚虑阙略。闻西京内中省寺、留司御史台及銮和诸库有唐朝至五代以来奏牍、案簿尚存,欲差编修官吕夏卿诣彼检讨。’从之。夏卿,晋江人。”

(12)《续资治通鉴》(卷56)载,嘉祐二年正月,“癸未,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举”。

上述记载显示,在天圣九年以后,欧阳修秩满回京得以任馆阁校勘,全仗王曙的推荐。王曙推荐的原因则是看重欧阳修的文才。据《长编》(卷114)载:

始,钱惟演留守西京,修及洙为官属,皆有时名,惟演待之甚厚。修等游饮无节,惟演去,曙继至,数加戒敕,尝厉色谓修等曰:“诸君知寇莱公晚年之祸乎?正以纵酒过度耳。”众客皆唯唯,修独起对曰:“以修闻之,寇莱公之祸,正以老而不知止耳。”曙默然,终不怒,更荐修及洙,置之馆阁,议者贤之。

而此后,欧阳修又受晏殊知引,擢为五品谏官。这段时间欧阳修两度遭贬,而其文学创作尤其是古文创作又多与其政治活动有关,“所以他的文章常有震撼人心的魅力”(80)。如他早期的作品《与高司谏书》,即是一篇杰作。其中“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一语,曾经惊动京师朝野,一时间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此后,还有其作为谏官职责所作的《朋党论》,也是铮铮有声,传播甚广。

庆历五年,范仲淹等人罢官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