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吏卒却不准他进去。韩愈愤懑的回到寓所,又于三月十六日再写第三封信给宰相,这就是有名的《三上宰相书》。等到四月底,还是没有接到宰相们片言只字的答复。五月,韩愈遂离开长安。
离开了长安,就等于脱离了文学传播的中心。尽管如此,长安的经历并非没有益处。《韩愈评传》中也说:“十年长安求仕,备尝辛苦,仅得一第,并未得到一官半职。然而十年之中,他却交结了许多朋友,包括同榜的朋友和非同榜的朋友。”(105)众人百口,韩愈的文学传播渠道更广了。
离开长安以后,韩愈曾写有一封信给凤翔陇州观察使邢君牙,请求干禄。但邢君牙是行伍出身,不通文墨,并不赏识他。离开凤翔以后,韩愈又先后投奔董晋、张建封等藩镇充当幕府。然而,由于离开了文学传播中心,很明显他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才能并没有得到朝中权臣的认可。在贞元十五年十二月,张建封命韩愈代表他“朝正”于京师。时任国子监四门馆助教的朋友欧阳詹打算率领其学生奏请以韩愈为博士,然又因“会监有狱,不果上”(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