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8章完结

(39)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

(40)(意)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106页。

(41)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引论》,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页。

(4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43)按: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也有类似记载。

(4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页。

(45)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页。

(46)按:“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如此排偶韵文在形式上流行太久,招致一些前卫文人的厌恶。另外,更招致厌恶的是这样文字在内容上没有任何新意。内容本身并非发自作者内心,而是一种程序式内容照搬,是没有血性的机械复制,缺乏内在的生命活力。

(47)[宋]欧阳修:《谢知制诰表》,《欧阳文忠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卷1,《四部丛刊》本。?x/i?n.k?s·w+.?c?o·m\

(48)[宋]陈振孙:《浮溪集说》,《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26页。

(49)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5页。

(50)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72页。

(51)(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本文的召唤结构》,见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慕尼黑,芬克出版社1970年版,第236页。

(52)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1页。

(53)按:欧阳修《赠无为李道士》诗曰:“惟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详见,欧阳修《文忠集》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

(54)祝尚书:《北宋古文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65—172页。

(55)按:周勋初认为,苏轼“所理解的‘道’,并不限于儒家的教条”,“苏轼提到的‘道’,一般具有事物的规律的意思”。¢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详见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56)祝尚书:《北宋古文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22页。

(57)祝尚书:《北宋古文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21页。

(58)[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8),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页。按:吴处厚生活欧阳修之后,在仁宗元祐元丰年间。同书(卷8)又记载:“少师赵公概,字叔平,天圣初王尧臣下第三人及第。……治平中,退老睢阳,素与欧阳文忠公友善,时文忠退居东颍,公即自睢阳乘兴拏舟访之,文忠喜公之来,特为展宴,而颍守翰林吕公亦预会。”吴处厚在文中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又述其事为欧公归颍以后之事。

(59)(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0)(英)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61)同上,第16页。

(62)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03页。

(63)[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苏轼文集》卷25,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4页。

(64)[宋]孙明复:《寄范天章书一》,《孙明复小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宋]苏轼:《苏轼文集》卷1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2页。

(66)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载曰:“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

不想错过《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