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9章完结

内藏与三司关系、熙宁分三司事权以及三司体制利弊均有所论述,并设专节考察宋人对三司利弊的评论。其对三司机构、官吏设置的考订也颇为细致,在史料及史事细节方面较前人有所补充,但基本结论不出周藤吉之、杨倩描等所论,即认为三司事务繁多,事权重要,机构庞大。由于汪圣铎此书对于三司建置、职能的研究最为系统全面,此后有关宋代政治制度的专著,基本径从其说[27]。

此后,学界以北宋三司相关制度、人事为研究对象的论著逐渐增多。如张小平《陈恕年谱》[28],系对北宋初期三司使个体的专门考察,其注意到陈恕及其任职三司时代,在北宋三司制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切入,论及北宋前期三司长官出身、职掌等问题。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29],则以三司长官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官员群体的考察,揭示北宋财政制度的演进过程。作者全面考察了三司长官渊源,出身,前、后官情况,职能以及人事管理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与君主、宰相的关系,比较其与元丰改制后户部在职掌范围、中枢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范学辉《三司使与宋初政治》[30]一文视角较为独到,将三司官员任免、活动与太祖朝政局演进结合考察,讨论三司使在宋初政治中的角色,认为太祖朝三司使任用的共同特点,即主要以勋旧之臣为之,以实现对财权的绝对控制。谢婷《北宋前期三司组织机构和长官出身研究》[31],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司体制”的形成时间、北宋前期(指太祖至真宗三朝)三司组织的演进,以及三司长官出身的演变进行再研究,在有关如何界定“三司体制”并确定其形成时间,宋初三朝三司机构设置变化的阶段性特点,以及怎样解释三司长官身份变化等方面,均做出了较有启发性的尝试。

不想错过《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