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最不值钱也最不经用的东西。\求·书-帮, .更?薪~最.全′
转眼就从1995年的那个多事之秋晃晃悠悠地来到了1998年的初夏。
这三年里,清河县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林卫东和赵立春这对“黄金搭档”的联手操盘下,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农业小县就像一头睡醒了的雄狮,爆发出了一股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的惊人能量!
“华清纺织”己经成了整个江海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高科技纺织龙头企业!
它生产的工业无纺布不仅垄断了国内的高端市场,更是远销海外,每年为清河县创造着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外汇和税收!
而当年那些差点就要下岗的棉纺厂工人,现在一个个都成了腰包鼓鼓、走路带风的“高薪贵族”!
他们住着厂里分的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他们的孩子上着由香港霍氏集团捐建的全县最好的实验小学。
他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愁苦和麻木,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骄傲!
而林卫东当年提出的那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大棚蔬菜”计划也早就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清河县利用华清纺织赚来的第一桶金,从以色列引进了最先进的滴灌技术和温室大棚。
现在每到冬天,当北方的城市还在吃着窖藏的白菜土豆时,一车又一车的、新鲜翠绿的、贴着“清河无公害”标签的黄瓜、西红柿就己经源源不断地从清河县的田间地头运往了全国各大城市的餐桌!
“要想富,先种树,要想发,种大棚!”
这句由林卫东当年随口编出来的顺口溜,现在己经成了清河县所有农民都信奉的致富真经!
整个清河县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
而林卫东和赵立春这对一手缔造了“清河奇迹”的搭档,他们的声望也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赵立春己经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户”变成了整个清河县说一不二、民心所向的“赵青天”!
他在县里的威望甚至己经隐隐地超过了县委书记,成为了清河县真正的灵魂人物!
而林卫东这个当年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更是被所有人都敬畏地称为“林师爷”!
他虽然行政级别还只是个正科级的县府办副主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在清河县他说出来的话有时候比县长还好使!
因为他代表的是赵立春的意志!
更代表着那一次又一次被证明是绝对正确的未来!
这三年林卫东过得很充实也很低调。¢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他就像一个最顶级的棋手,在下完一盘惊天动地的大棋之后便悄然隐退,深藏功与名。
他把所有的抛头露面的机会都让给了赵立春。
而他自己则安安静静地待在那个县政府的“心脏”里,继续做着他的“政策研究”。
他在等。
等那场他预言过的、足以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滔天浩劫。
也在等一个能让他和赵立春都更上一层楼的天赐良机!
……
这几年林卫东顶着所有人的不解和非议,硬是把“防汛”这件在和平年代最不被人重视的工作给当成了全县的“头等大事”来抓!
每年那笔雷打不动的“防汛专项资金”都被他花得是明明白白,一分不剩!
全县那一百多座老旧的土石大坝被他用最科学的工艺给重新清淤、除险、加固了一遍!
那个现代化的防汛物资储备库也早就建好了,里面堆满了足够武装一个加强团的冲锋舟、救生衣和编织袋!
而那每年一次的“突击式”防汛演习更是成了悬在所有清河县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
谁要是敢在演习中掉链子、出洋相,那对不起,第二天纪委的“喝茶”通知和电视台的“问题曝光”绝对会准时送到你的面前!
久而久之,整个清河县从上到下都形成了一种近乎于“肌肉记忆”的“战时”反应机制!
虽然很多人嘴上还在抱怨林卫东是小题大做、是瞎折腾,但他们的心里对“防汛”这根弦却始终是绷得紧紧的!
而林卫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不怕别人骂他,不怕别人不理解他。*w.a,n_z\h?e,n¢g?s¨h-u/k′u\.!c′o?m~
他是在用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方式为整个清河县提前注射着最有效也最宝贵的“疫苗”!
……
时间终于来到了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