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德曼、卢干滋二公使之身份地位,岂会轻易接受‘暂时搁置’武器来源这等重大争议?”
“想必他们此刻,恐怕正派人赶飞机,日夜兼程将样品送回国内,由最顶尖的医学权威进行验证。结果如何,不出旬日,必有分晓!届时,只怕是他们两国,要反过来求着我们供货了!”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对青霉素价值的绝对信心。孔庸之眼中精光大盛,仿佛看到了金山银海;宋子文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盘算着巨大的外汇收益。
何音钦和陈辞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期待——若真如此,这将是比军火更恐怖的战略资源!周至柔虽对药品兴趣稍淡,但也明白此物在高层心中的分量。
“好!好一个‘液体黄金’!”孔庸之率先抚掌笑道,“青山老弟快人快语,如此笃定,老夫信你!若真如此,这桩生意,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啊!”他己然开始畅想如何分润这滔天巨利。
宋子文也微微颔首:“若验证属实,其战略价值与经济效益无可估量。当务之急,是确保其来源稳定,销售渠道安全可控。”他看向房青山,意思很明确:这生意,得大家一起做,得按规矩来。
何音钦沉吟片刻,缓缓道:“若真能解决伤兵感染之苦,挽救万千将士性命,善莫大焉。军委会自当全力支持。”他代表军方表态,也意味着军方要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
陈辞修终于开口,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青山,产能如何?能否满足……多方需求?”他问的是国内战场需求,也是两国的潜在需求,更是眼前这群权贵对利益的渴望。
房青山早有准备:“家兄渠道特殊,初期产量有限。但此物提纯极难,十万单位,己可救数百重伤垂危之性命。随着时间推移,投入增加,产能或有提升空间。”
房青山刻意控制了数量,既显示珍贵,又预留了讨价还价和未来增产的余地。而且如果以后有其他要购买的渠道,他也可以选择自己吞了,何必拿出去喂他们?
这个数字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十万单位听起来不多,但结合其“起死回生”的神效和房青山描述的稀缺性,价值己难以估量。
白重禧见火候己到,轻咳一声,图穷匕见:“诸位,青山老弟一片赤诚,有此神药,不仅可解前线燃眉之急,更可为国家换取宝贵外汇,维系国际关系。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此巨利,若无强力臂助,恐难长久安稳。”
“德邻兄与建生商议,愿以五战区名义,与青山老弟共同经营此药在华中乃至全国之务,所得利润,当分润于在座诸位及身后需打点之关键人物,共筑利益之链,保此利国利民之业畅通无阻。具体份额,青山老弟提议,我们这边占三成,其余七成,用于维系此链,诸位以为如何?”
“你们占三成?”孔庸之立刻盘算起来,货是人家的,能拿出来这么多。己经非常懂规矩了!“七成打点…嗯,倒也合理。”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从中拿到多少。
宋子文则更关注分配原则:“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方为长久之计。这三成如何细分?七成如何分配?需有明确章程。”
何音钦和陈辞修也点头表示认同此原则,具体细则可后续详谈。
就在众人心思浮动,沉浸在“液体黄金”带来的巨大诱惑中时,白重禧话锋一转,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哦,对了。青山老弟在信阳整军,深感防空薄弱,兰封血战教训深刻。他有意以‘第五战区训练班信阳防空分校’名义,在信阳东郊山区,秘密建设一处训练基地。”
“专司培养高炮、防空预警、野战机场维护等专业人才,并外聘一些‘假想敌’教官进行模拟对抗训练,以提升战区整体防空能力。此事己获德邻兄首肯,挂五战区名号。此乃为增强国防计,无关私人。”
“当然,基地建设、外聘教官等费用,青山老弟自会筹措,不劳中央费心。只是此等小事,未来若有些许‘飞行训练’的动静,还需在座诸位,特别是至柔兄和航空委员会方面,多多包容,行个方便。”
此言一出,雅间内瞬间安静下来。
在座的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听不懂这聊斋?什么“防空分校”、“假想敌教官”,分明是要借壳生蛋,建立一支由房青山实际掌控的秘密空中力量!那七成“打点”费用里,恐怕很大一部分,就是买的这个“包容”和“方便”!
何音钦目光锐利地看向房青山,陈辞修眉头微蹙。孔庸之和宋子文则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用青霉素的巨大利益,换取对一支私人性质空军的默许,这房青山,所图非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