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章 准备童生考试

补充道:“此一环倒也无需我多做解释,宋夫子才是这方面的大能。”

“院首谬赞了。”宋远廷谦虚一笑,陈院首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最后是墨义。”陈院首的语气相对轻松了些,“此场考的是对经书原文及基本注疏的记诵功夫。

考官会从三书四经中摘录出若干段原文,或提出一些关于经书字句、名物、制度、史实的基本问题,要求考生默写出上下文,或直接回答。

若想争榜首,墨义必须做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方能在基础分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场之中,经义最难也最重,是区分高下的关键;

帖诗展现才情与规范;墨义则是根基是否牢固的体现。

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朝廷虽放宽了参与范围,但这童生试的考法和要求,历来如此,并无更改。

远廷,你为四子批注经义,正是抓住了经义这个牛鼻子。

若能在帖诗格律上再帮他们细细打磨,墨义上查漏补缺,凭他们的资质和你的教导,四子同登童生榜且名列前茅,甚至冲击那案首之位,绝非痴人说梦!

只是你方才所言的历年考题……县衙存档有限,且多是些陈年旧题,参考价值不大。”

宋远廷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此事,院首不必忧心,我自有计较。”

几日后,宋远廷“拜访”了顾提学。

这一次,他带来的不是诗,而是一份厚礼——墨韵阁一成干股的契书。

顾提学初见契书不免心中诧异,但忽而想到宋家四子今年都要下场参加童生考试,当下便也有了几分了然。

然他依旧故作不懂,矜持地看着桌上的契书,不动声色地问道:“宋夫子这是何意啊?”

不想错过《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