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铺垫。
“宋小姐,明人不说暗话,我们几个,是真心实意想请你出手,掌舵我们筹划中的私募。”
“第一期规模至少十个亿,渠道,资源,我们都能打通,你只需要发挥你的专长,像在期货市场那样,大胆出击,收益分成......”
梁文凯顿了顿,抛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数字,“三七开,你拿三成,管理费另算。这绝对是市面上最顶级的条件。”
私募。
这个词像一颗裹着蜜糖的毒丸。
表面光鲜,巨额资金、顶级平台、丰厚分成、资源加持。
弊端更大。
必须对一群金主负责,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预期各不相同,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赎回潮,甚至集体施压。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面临来自客户层面的质疑和干预,从而束手束脚。
掌舵一词听起来风光,实则是在替人打工。
哪怕分成再高,依然需要向金主时刻汇报。
包括且不限于核心策略,决策过程。
金主不同意,还得面临调整。
没有绝对的自主权。
宋微道:“不好意思,私募,恕我无法接受,但我非常愿意与几位,以另一种方式合作。”
包厢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梁文凯摩挲杯脚的手指停住了,静等下文。
“我打算成立一家自己的投资公司。”
“宋小姐这是打算……要单干?”
“不完全是。”
宋微迎着他的目光,“我的公司,欢迎几位成为基石投资人,我的意思是,干股。”
持有相应比例的股份。
但这份股份,不附带任何公司经营决策权。
“宋小姐。”
梁文凯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
“我们拿出的是真金白银,还有背后的资源,只拿干股?这听起来,似乎不太符合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决策权都没有,我们如何确保自己的利益?”